幣圈碳生物觀點:美帝放水啦!比特幣上看13.7萬鎂?這次真的要噴飛?🚀
各位幣圈的鄉民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幣圈小小碳生物是也!在這個風起雲湧、幣價上沖下洗的加密貨幣世界裡,身為一個在幣圈打滾快10年的老韭菜,看過太多一夜暴富的神話,也見證無數歸零膏的悲劇。今天,不跟大家聊那些虛無飄渺的財富自由夢,來點實際的,聊聊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還有我這個小小碳生物的一些觀察與解讀。
最近幣圈又開始熱鬧起來,比特幣價格蠢蠢欲動,各種牛市預言滿天飛。其中一則新聞就提到,如果美國財政部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比特幣價格有可能在今年第三季飆升至驚人的 13.7 萬美元! 看到這個數字,各位是不是跟我一樣,眼睛都亮了起來?🤑 13.7萬鎂耶!換算成台幣,那可是四百多萬啊!如果真的實現,現在All in比特幣,豈不是直接財富自由?
先別急著梭哈!身為一個在幣圈活比較久的老屁股,我深知幣圈水很深,各種消息面、技術面、資金面錯綜複雜,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割韭菜。所以,今天我就來幫大家解讀一下這則新聞,順便分享一些我個人的觀點,讓大家在追逐財富的同時,也能多一份理性與謹慎。
新聞重點快速掃描:美國財政部放水與比特幣的潛在關聯
這篇新聞主要在講一個概念:美國財政部正在偷偷「放水」,而這波資金浪潮,有可能會成為比特幣價格暴漲的燃料。 新聞中提到,美國財政部因為之前舉債上限的問題,動用了他們在聯準會的「支票簿」——也就是所謂的「財政部一般帳戶」(Treasury General Account, TGA)。這個TGA就像是美國政府的銀行帳戶,裡面放著政府運作的資金,像是發薪水、繳帳單等等。
從今年二月開始,因為一些原因(新聞裡說是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開始動用TGA裡的錢,把錢注入到金融市場。聽起來很抽象?簡單來說,你可以想像成美國政府打開水龍頭,直接往市場「灌水」! 而且這水量還不小,從二月到現在已經放了 5000 億美元 (約15兆台幣) 出來!😱
新聞裡引用一位叫做 Tomas 的總經分析師的說法,這波放水行動,讓市場上的「淨聯準會流動性」大幅增加,目前已經達到 6.3 兆美元的天文數字! 這位分析師認為,雖然目前風險資產(像是股票、加密貨幣)的漲幅還不明顯,但這波資金潮,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比特幣價格上漲的動力。
另外,新聞還提到一位金融分析師 Lyn Alden 的研究,比特幣價格在過去 12 個月裡,有 83% 的時間都與全球流動性呈現正相關。 也就是說,當市場上的錢變多時,比特幣價格往往也會跟著上漲。 這個研究還把比特幣跟其他資產,像是標普500指數、黃金等等拿來比較,結果發現比特幣跟全球流動性的關聯性是最高的!
所以,綜合以上資訊,這篇新聞的邏輯大概是這樣:
- 美國財政部正在透過 TGA 釋放大量流動性到市場。
- 歷史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與全球流動性高度相關。
- 如果美國財政部持續放水,市場流動性將進一步增加。
- 基於以上兩點,比特幣價格有可能因此而大幅上漲,甚至達到 13.7 萬美元。
PTT鄉民解讀:TGA放水是什麼鬼?跟我的錢包有什麼關係?
看完新聞重點,相信有些幣圈新手可能會一頭霧水:TGA?流動性?這些專有名詞聽起來好複雜,到底跟我手上的比特幣有什麼關係? 別擔心,身為幣圈碳生物,就是要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把這些高深的理論翻譯成鄉民語言!
簡單來說,TGA放水就像是央行印鈔票,把錢撒到市場上。 當市場上的錢變多時,會發生什麼事? 就像是你過年拿到一筆紅包錢,是不是會想拿去買點東西、吃頓大餐、或是投資一下? 市場上的資金也是一樣,當錢變多時,一部分資金可能會流向風險較高的資產,像是股票、房地產、當然也包括我們愛的加密貨幣!
為什麼比特幣會特別受到資金浪潮的青睞? 這就跟比特幣的特性有關了。 比特幣具有「抗通膨」的特性,因為它的總量固定在 2100 萬枚,不會像法幣一樣被央行無限量印鈔稀釋價值。 當政府大量印鈔放水時,人們可能會擔心法幣貶值,轉而投資比特幣這種稀缺性資產來保值,進而推升比特幣價格。
而且,比特幣市場的深度相對較淺,也就是說,只需要相對少量的資金,就能對幣價產生較大的影響。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筆龐大的資金湧入比特幣市場,就像是一顆大石頭丟進小池塘,肯定會激起巨大的浪花! 這也是為什麼新聞會說,TGA放水可能會成為比特幣價格暴漲的燃料。
補充小知識:什麼是「流動性」? 在金融市場中,「流動性」指的是資產變現的能力。 流動性高的資產,可以很容易地轉換成現金,而且不會對價格造成太大的影響。 反之,流動性低的資產,變現速度慢,而且可能會因為賣壓過大而導致價格下跌。 比特幣的流動性相對於傳統金融市場的資產來說,還是比較低的,這也是幣價波動劇烈的原因之一。
碳生物實戰經驗分享:資金流動與幣價的愛恨情仇
講到資金流動對幣價的影響,身為一個在幣圈打滾多年的老韭菜,我可是有深刻的體會。 還記得 2020 年那波 DeFi Summer 嗎? 當時也是因為美國聯準會為了應對疫情,瘋狂印鈔放水,導致市場上熱錢氾濫。 那些熱錢一部分就跑到了加密貨幣市場,DeFi 項目一個個噴發,各種土狗幣、迷因幣滿天飛,幣價漲到你懷疑人生! 那段時間,真的是閉著眼睛買幣都能賺錢,簡直是幣圈的天堂!
當然,天堂有多美好,泡沫破滅時就有多慘烈。 2022 年,聯準會開始升息縮表,收緊資金,市場上的熱錢瞬間退潮,加密貨幣市場也迎來了史詩級的崩盤。 LUNA 幣歸零、三箭資本暴雷、FTX 交易所倒閉… 各種黑天鵝事件接連爆發,幣價一瀉千里,無數人血本無歸。 那段黑暗時期,真的是幣圈的地獄!
碳生物的血淚史: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我的血淚史。 2021 年牛市 đỉnh 峰的時候,我也是被 FOMO 情緒沖昏頭,重倉買入各種高風險的土狗幣,想著要一夕暴富。 結果呢? 當然是被市場狠狠教訓了一頓。 2022 年熊市來臨,我手上的土狗幣幾乎全部歸零,資產縮水超過 80%!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在懷疑人生,甚至一度想離開幣圈。 還好,最後我還是堅持下來了,並且從失敗中學到很多教訓。
經歷過牛熊轉換,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資金流動」對幣價的重要性。 幣圈的漲跌,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資金推動的。 當市場資金充裕時,幣價就容易上漲;當市場資金緊縮時,幣價就容易下跌。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但卻非常重要的道理。
技術分析加持:比特幣能否突破重圍,直衝 13.7 萬鎂?
除了資金面之外,新聞中也提到了技術分析的角度。 一位匿名加密貨幣交易員 Titan of Crypto 認為,比特幣日線圖上出現了一個「看漲旗型」型態,預示著幣價可能會向上突破,並挑戰 13.7 萬美元的新高。
鄉民科普一下:什麼是「看漲旗型」? 「看漲旗型」是一種技術分析中的圖表型態,通常出現在價格上漲趨勢的中途。 它的形狀就像一面旗子,由一根旗桿(價格快速上漲)和一個旗面(價格盤整)組成。 看漲旗型通常被認為是一個持續上漲的訊號,預示著價格在盤整結束後,可能會繼續向上突破。
不過,這位分析師也提醒大家,比特幣要真正啟動上漲行情,必須先突破並站穩 200 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之上。 新聞中的圖表也顯示,比特幣目前正受到 50 日、100 日和 200 日 EMA 的層層阻力。 如果能夠有效突破這些均線阻力,並且在高時間框架上站穩,那麼比特幣的看漲訊號將會更加強烈,挑戰 13.7 萬美元的目標也並非不可能。
碳生物的技術面觀點: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我個人也認同這位分析師的看法。 比特幣日線圖上的確有出現看漲旗型的跡象,而且幣價也正在努力突破 EMA 均線的壓制。 不過,技術分析只是一種輔助工具,不能完全依賴它來判斷行情。 更何況,幣圈的技術分析常常會被消息面、資金面等因素干擾,出現「假突破」、「假跌破」的情況。 所以,技術分析只能作為參考,最終的交易決策還是要綜合考量各種因素。
重點提醒:EMA 均線是什麼? EMA,也就是指數移動平均線,是一種常用的技術指標,用來平滑價格波動,顯示價格趨勢。 EMA 的計算方式比較複雜,但簡單來說,它可以更快速地反映出最新的價格變化,比傳統的移動平均線(SMA)更靈敏。 在技術分析中,EMA 均線可以用來判斷價格趨勢、尋找支撐阻力位、以及發出交易訊號。 常用的 EMA 均線包括 50 日 EMA、100 日 EMA 和 200 日 EMA 等。
結論與風險提示:牛市真的要來了嗎?碳生物的保守看法
總結一下今天的分析,美國財政部 TGA 放水確實有可能為比特幣帶來一波資金行情,加上技術面也出現一些看漲訊號,比特幣價格挑戰 13.7 萬美元並非完全不可能。 但是,幣圈變幻莫測,風險無處不在。 我們不能因為一則新聞、一個分析師的預測,就盲目All in,認為牛市真的要來了。
碳生物的保守觀點: 雖然我也希望比特幣能早日衝上 13.7 萬美元,讓我這個老韭菜也能解套翻身。 但基於多年的幣圈經驗,我還是要提醒大家保持謹慎。 首先,TGA 放水是否真的能持續? 美國政府的政策隨時可能改變,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 其次,技術分析只能作為參考,市場走勢最終還是由資金和情緒決定。 就算技術面再怎麼看漲,如果市場情緒突然轉空,幣價還是有可能下跌。
風險警語: 加密貨幣投資風險極高,請務必謹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切勿投入超出自身負擔能力的資金。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務必做好 DYOR (Do Your Own Research),自行研究判斷,盈虧自負。
最後,希望今天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論牛市是否真的到來,我們都要保持學習、保持警惕、保持樂觀。 幣圈的旅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讓我們一起在這個充滿驚奇的世界裡,繼續探索、繼續成長、繼續 Hodl!💪
我是幣圈小小碳生物,我們下次再見!👋

幣圈小小碳生物在此報到!
幣圈資歷近10年,空投總收入超過30萬台幣,擅長潛力幣布局與低風險套利策略,交易邏輯以技術面與資金流為主。擅長短中線合約交易、幣種輪動操作,具備多年量化交易模型實測經驗。
專職數據模型建構與資產配置模擬,現為某鏈上資金流動分析平台特約顧問。
實績數據:
2020–2023 現貨平均年報酬率:+82.4%(主力幣種:BTC、ETH、MATIC、SOL)
結合 DeFi 流動性挖礦與鏈上資金輪動策略,2021 年 Q2 曾達單季 ROI +147%
使用自研「穩定幣流出回流模型」避開 FTX 崩盤、LUNA 斷崖,避損超過 95% 資金
現專注於鏈上數據分析與時事解讀,用歡樂的方式,協助新手建立理性交易觀念。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