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衝8萬6美元爬不動,牛市幻影還是真回歸?深入解析!

·

比特幣衝8萬6又熄火?老司機帶你解讀市場風向,牛市真的回來了嗎?

哈囉各位!我是「幣圈的小小碳生物」,一個在幣圈打滾快十年,靠著空投加減賺了些零用錢(大概30萬台幣啦,不多不多),平常沒事就喜歡研究潛力幣、搞點低風險套利的老韭菜… 啊不是,是老司機。今天比特幣(BTC)又上演了一齣「衝高回落」的戲碼,一度摸到接近8萬6千美元,讓不少人驚呼「牛回速歸」!但隨後又有點軟掉,到底發生什麼事?市場是真的轉多了,還是又一次的假突破?今天就讓小小碳生物我,用多年被割… 啊不是,是多年累積的交易經驗,帶大家從數據和市場情緒來抽絲剝繭!

話說回來,最近這盤勢真的挺折磨人的。前陣子還在7萬多掙扎,突然給你來根大綠棒,好像馬上就要噴到9萬、10萬鎂,搞得人心癢癢。但追進去嘛,又怕變成山頂上的風景;不追嘛,又怕錯過下一波火箭。這種感覺,相信不只我,很多幣圈的朋友們都懂吧?市場永遠是對的,但搞懂市場在想什麼,才能讓我們活得久一點。

消息面催化劑:川普關稅髮夾彎,曇花一現的利好?

這次比特幣的小反彈,表面上看起來跟美國前總統川普(對,你沒看錯,又是他老人家)宣布部分進口關稅可能暫緩有點關係。新聞是這樣寫的,說美國時間4月14號,BTC價格一度站回84,500美元,似乎是受到這個消息的激勵。

你想想,關稅降低,理論上對經濟是好事,特別是那些仰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公司。市場可能短暫解讀成「風險降低」,避險情緒消退,資金可能願意流向風險性資產,比特幣作為其中的代表之一,自然也跟著沾了點光。這就是典型的消息面驅動行情。

不過,老江湖都知道,這種靠消息拉起來的盤,通常都不太穩。果然,隔天(4月13號)市場就意識到,這個「關稅緩解」只是暫時的,而且針對電子產品供應鏈(像是晶片、半導體)的關稅,未來還是可能重新拿出來討論。川普老爺子甚至放話說:「我們希望在我們國家製造晶片、半導體和其他東西。」

這下好了,原本以為的利好,瞬間變成「未來可能還是利空」的不確定性。這種預期的轉變,直接反映在交易員的情緒上,剛剛燃起的一點點信心,又被澆熄了大半。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比特幣價格衝到8萬6千美元附近就卡關,上不去就是上不去。市場在說:「嗯… 先等等,情況好像沒那麼樂觀。」

市場情緒降溫:數據告訴我們什麼?老司機帶你看門道

光看消息面分析,有時候會像霧裡看花。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拿出老司機的看家本領——看數據!數據不會騙人(除非有人故意做數據啦,但那是另一回事),它能更客觀地反映市場的真實溫度。

期貨市場洩天機:槓桿玩家縮手了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比特幣的期貨市場。期貨市場通常是專業交易員和機構角力的地方,他們的動向很有參考價值。有個指標叫做「期貨溢價」(Futures Premium),簡單來說,就是期貨價格比現貨價格高多少。這個溢價通常反映了市場對未來價格的預期以及槓桿交易者的情緒。

根據Laevitas.ch的數據(就是新聞裡提到的那個來源),比特幣月度期貨的年化溢價在4月11號達到了6.5%的高峰,但隨後就一路下滑到5%。這是什麼概念呢?

* 一般來說,年化溢價在5%到10%之間,算是比較健康的牛市氛圍,表示大家願意支付更高的成本(利息)來持有遠期的多頭合約,看好後市。
* 如果溢價低於5%,甚至接近0%或負數,通常表示市場情緒偏向中性甚至悲觀(白話文就是,願意開高槓桿追多的買盤變少了,大家變得比較謹慎,甚至有人在做空套利)

現在這個溢價從6.5%掉到5%,雖然還沒到冰點,但也明顯降溫了。這告訴我們,儘管價格反彈了,但那些玩合約、加槓桿的大戶們,並沒有跟著嗨起來,反而有點縮手了。看到這個數字,我就知道,多頭的引擎可能有點熄火,追高風險正在增加。

選擇權市場的微妙信號:避險情緒不高,但衝勁也沒了

再來看看選擇權市場。選擇權(Options)是另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它提供了「未來以特定價格買入(Call)或賣出(Put)比特幣」的權利。透過分析選擇權市場的數據,我們可以窺探專業交易員對未來波動和方向的看法。

有一個指標叫做「25% Delta Skew」(偏差偏斜率)。這個指標有點複雜,但你只要知道:

* Skew > 6%:通常表示市場避險情緒濃厚,大家搶著買Put(看跌選擇權)來保護資產,導致Put比Call貴很多。
* Skew < 0%:通常表示市場情緒比較樂觀,Call(看漲選擇權)相對更受歡迎。
* Skew 接近 0%:表示市場情緒比較中性。

新聞提到,在4月13號,這個Skew指標曾經短暫跌破0%,顯示出那麼一絲絲的樂觀情緒。但好景不常,4月14號這個勢頭就沒能維持住。這代表什麼?

這表示,雖然市場沒有強烈的恐慌(沒人瘋狂買Put避險),但同樣地,也沒有強烈的看漲追價意願(Call的需求沒有持續增加)。 大家的心態比較像是:「嗯,好像跌不太下去了,但要大漲好像也還沒看到訊號。」這種不上不下的情緒,跟期貨市場的數據是吻合的。

穩定幣溢價跳水:中國散戶也變保守了?

除了專業交易員,散戶的情緒也很重要。在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觀察穩定幣(例如USDT)對法幣(例如人民幣CNY)的溢價,是一個判斷散戶進場意願的常用指標。

* USDT/CNY 溢價 > 2%:通常表示場外資金進場意願強烈,散戶搶著用法幣換U,準備進場買幣,市場情緒火熱。(我記得以前牛市啟動時,這個溢價常常飆到3%以上,簡直是搶錢大戰!)
* USDT/CNY 溢價 < 0.5%:通常表示市場情緒低迷,甚至恐慌,大家急著把幣換成穩定幣或法幣離場。

根據OKX的數據,4月6號到11號之間,USDT在中國的溢價還有個1.2%,算是溫和的樂觀。但隨後這個溢價就滑落到只剩0.5%左右。這表示,先前因為價格反彈而進場的那批散戶,熱情似乎也消退了,又回歸到比較保守的狀態。

綜合期貨、選擇權和穩定幣的數據來看,市場整體情緒確實從短暫的樂觀轉為謹慎,對於比特幣短期內能突破9萬美元,並沒有太大的信心。

大盤連動性魔咒:比特幣難道只能當美股小弟?

除了市場內部數據,還有一個因素也深深影響著比特幣近期的走勢,那就是——跟美國股市的連動性。

科技股臉色 = 比特幣臉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比特幣的走勢,常常跟美國的科技股指數(例如標普500或那斯達克)有著蠻高的同步性。美股漲,比特幣跟著漲;美股跌,比特幣也跟著跌。新聞裡也提到了這一點,比特幣和標普500期貨之間存在強烈的日內相關性。

這點其實蠻讓人無奈的。想當年,比特幣被譽為「數位黃金」,很多人期待它能像黃金一樣,在傳統金融市場動盪時,走出獨立的避險行情。但現實是,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比特幣似乎越來越被傳統金融市場所「馴化」,更多時候被視為一種高風險的科技股在交易。 當整體市場風險偏好下降時(例如擔心經濟衰退、升息、貿易戰),比特幣也難以獨善其身。

這次川普的關稅消息之所以會影響比特幣,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它首先衝擊了與全球貿易息息相關的科技股情緒,進而傳導到了比特幣市場。

MicroStrategy 大買也沒用?ETF 資金流出潑冷水

有人可能會說:「不對啊!那個買爆比特幣的上市公司 MicroStrategy 不是又宣布花了2.86億美元買幣嗎?平均成本還在8萬2千多美元,這應該是大利好吧?」

嗯,消息是這樣沒錯。但市場似乎不太買單。有觀點認為,最近比特幣價格一度跟美股脫鉤、表現比較強勢,可能就是因為 MicroStrategy 這筆大單在買入造成的「人為」支撐。一旦購買完成,這個支撐力道消失,比特幣又被打回原形,繼續跟著大盤走了。這反而讓投資人懷疑,如果沒有這些特定大戶的買盤,比特幣的真實需求是不是沒那麼強?

更讓人洩氣的是比特幣現貨ETF的數據。自從美國通過比特幣現貨ETF後,ETF的資金流向就成了觀察機構和傳統投資人態度的重要窗口。然而,數據顯示,在4月9號到11號這三天,比特幣現貨ETF竟然出現了總計約2.77億美元的淨流出!

你想想,一邊是 MicroStrategy 在買,另一邊是 ETF 在賣(或至少買盤縮手),兩相抵銷之下,自然難以提振市場信心。ETF的資金流出,無疑是給原本就有些疲軟的市場情緒,又潑了一盆冷水。

下表簡單整理了幾個影響市場情緒的因素:

| 因素 | 觀察指標 | 近期趨勢 | 情緒解讀 |
|—————–|————————–|——–|————|
| 期貨市場 | 月度合約年化溢價 | 6.5% -> 5% | 樂觀降溫,趨向中性 |
| 選擇權市場 | 25% Delta Skew | 短暫<0%後回升 | 溫和樂觀消退 | | 散戶情緒 | 中國 USDT/CNY 溢價 | 1.2% -> 0.5% | 散戶熱情消退 |
| 外部消息 | 川普關稅言論 | 反覆不定 | 不確定性增加 |
| 大戶動向 | MicroStrategy 買入 | 市場反應平淡 | 被視為短期支撐 |
| 機構態度 | 比特幣現貨 ETF 資金流向 | 淨流出 | 信心減弱 |

小小碳生物的交易觀察與碎碎念

好了,分析了這麼多數據和消息,大家可能還是最想問:「所以現在到底該怎麼辦?是該上車還是下車?」

現在是上車還是下車時機?我的看法是…

這個問題嘛,老實說,沒有標準答案。如果我知道未來肯定漲或肯定跌,我現在可能就在私人小島上曬太陽了,還在這裡跟大家打字嗎?(笑)

不過,根據目前的數據和市場氛圍,我的看法是:保持謹慎,但不用過度恐慌。

1. 短期上攻力道減弱: 從期貨溢價、選擇權 Skew 和 ETF 流出來看,市場追高的意願確實不高,8萬6千美元附近的壓力也得到了驗證。短期內要直接噴上9萬、10萬,可能需要新的、更強的利好刺激。
2. 下方支撐仍在觀察: 雖然上攻無力,但市場似乎也沒有強烈的看空情緒(Skew 沒有飆高)。價格從7萬4千多反彈上來,顯示在那個區間還是有買盤承接。接下來要觀察的是,回調時能否守住關鍵的支撐位(例如之前的盤整區、重要的均線等)。
3. 操作建議?(非投資建議喔!)
* 如果你是空手者: 不建議在這個不上不下的位置追高。可以耐心等待更明確的信號,例如價格回調到重要支撐位且出現止跌信號,或者放量突破關鍵壓力位並站穩。分批進場永遠是控制風險的好方法。
* 如果你已經持有多單: 根據你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成本,設定好移動停利或停損。如果價格跌破你的關鍵防守位,該出場還是要出場,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持續監控數據: 密切關注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數據指標(期貨資金費率和溢價、選擇權數據、ETF資金流向、鏈上數據等),它們會比單純看 K 線提供更多市場內部的資訊。

我自己的習慣是,在這種方向不明朗的時候,通常會降低倉位,或者做一些短線的區間操作,快進快出。寧可錯過,不要做錯,尤其是在合約市場,活下去永遠比抓住每一次機會更重要。

除了比特幣,還有哪些值得關注?

雖然大家目光都集中在比特幣,但其實也可以關注一下其他指標,例如:

* 比特幣市佔率(BTC Dominance): 如果比特幣漲不動,但市佔率開始下降,可能意味著資金開始流向以太坊或其他山寨幣,或許會有輪動的機會。反之,如果比特幣下跌且市佔率上升,那對山寨幣來說通常不是好消息。
* 以太坊對比特幣匯率(ETH/BTC): 這是觀察市場風險偏好的另一個指標。通常 ETH/BTC 上升,代表市場風險偏好提高,山寨幣季節可能來臨。

當然,山寨幣的波動性遠大於比特幣,操作難度也更高,新手務必謹慎,不要隨便 All in。 還是那句老話,做好研究,控制風險。

給新手的真心話:活下去比抓到火箭重要

最後,想跟剛進幣圈或者經驗還比較少的朋友們說幾句真心話。這個市場充滿了機會,但也充滿了陷阱。看到別人曬單賺大錢,很容易 FOMO(錯失恐懼症)上頭,急著衝進去,結果往往是買在高點,然後在恐慌中割肉離場。

想當年我剛進來的時候,也是追漲殺跌,聽信各種「內部消息」,繳了不少學費。後來才慢慢學會看數據、做分析、控制倉位、管理風險。在幣圈,賺多少錢有時候是運氣,但能活多久,靠的是實力和紀律。

不要總想著抓住每一次暴漲的機會,那不現實。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持續學習,保持冷靜的頭腦,並且永遠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先求不虧大錢,再求穩定獲利,最後才是追求超額報酬。

好了,今天小小碳生物的碎碎念就到這裡。總結一下,目前比特幣市場情緒偏謹慎,短期內要突破前高可能有點難度,但下方支撐力道也還需要觀察。操作上建議多看少動,控制好風險。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點幫助!下次有什麼有趣的盤面或數據,我再上來跟大家喇賽!掰掰!

比特幣衝8萬6美元爬不動,牛市幻影還是真回歸?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