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崛起:DRAMA式挑戰CEX霸主地位!你買單嗎?

Hyperliquid擊敗CEX!DEX交易量爆破,中心化交易所慌了嗎?

相關關鍵字:Hyperliquid, DEX交易量, 去中心化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市占率, 永續合約交易, 加密貨幣DEX, HYPE代幣, HyperEVM, 去中心化金融, DeFi生態系統

Hyperliquid崛起新勢力:從DEX小弟到CEX掠食者

各位鄉民們安安!今天要來聊的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界的新霸主 – Hyperliquid!這個DEX交易所最近的表現真的是嚇死寶寶了,不只日均交易量已經飆到40億美元,還成功搶走了近60%的DEX衍生品市場!雖然相較於幣安期貨每日500億美元的交易量還有差距,但這個趨勢已經讓中心化交易所們開始冒冷汗了啦~

Hyperliquid是什麼來頭?

Hyperliquid於2023年推出,但直到2024年4月推出現貨交易後才開始嶄露頭角。這個平台最厲害的地方在於結合了兩項致勝關鍵:「超積極的上幣策略」加上「超好用的鏈上介面」,這讓一堆新用戶像蜜蜂聞到花香一樣湧了進來。

但真正的爆發點是在2024年11月,當他們發行了自家的HYPE (HYPE)代幣後,整個交易量直接坐上火箭!根據Dune的數據,現在Hyperliquid已經擁有超過40萬用戶,處理了超過500億筆交易!這成長速度簡直比我媽看到打折的蔬菜衝進超市還快啊!

個人經驗分享:我自己去年底開始在Hyperliquid上交易,一開始只是好奇心使然,但發現它的介面真的比其他DEX好用太多了。最讚的是不用經過KYC就能使用全功能,對我這種懶得提供身分資料的人來說簡直天堂!

從交易所到區塊鏈:Hyperliquid的野心

Hyperliquid最初只是個高性能的永續合約和現貨DEX,但他們的野心可不只如此!2025年2月18日,他們推出了HyperEVM,正式轉型成為支援第三方DeFi應用的通用型Layer-1區塊鏈。

Hyperliquid的創始人之一Jeff Yan說:「大多數L1都是先建立基礎設施,然後希望別人來建立殺手級應用。Hyperliquid採取相反方式:先打造精良的原生應用,然後發展成通用基礎設施。」

這種「應用驅動基礎設施」的反向思維如果成功的話,Hyperliquid核心DEX帶來的流動性自然會流入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反之亦然,創造飛輪效應。我覺得這個策略真的很聰明,就像是先開一家超夯的餐廳吸引人潮,然後在周圍開設商場一樣,已經有客人了啊!

DEX首次真正挑戰CEX霸權:數據說明一切

開倉量超越老牌CEX

根據CoinGecko的數據,Hyperliquid現在在衍生品交易所開倉量排名中位居第14位,達到31億美元。雖然還是落後於幣安的220億美元,但已經超越了一些老牌名字,像是Deribit或Crypto.com、BitMEX和KuCoin的衍生品部門。

這是史上第一次有DEX能如此緊密地與老牌CEX競爭!以前大家都覺得DEX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圈裡玩,現在Hyperliquid直接開扒車闖進CEX的地盤,把大哥的菜吃了一口,這波操作真的是勇啊!

BTC永續合約市占大幅提升

更有趣的是,Hyperliquid不只接受Arbitrum USDC作為抵押品,還接受原生BTC。這使它成為少數能原生處理BTC包裝和解包的去中心化平台,讓用戶可以使用BTC進行基於Web3錢包的交易。

X用戶Skewga.hl指出,Hyperliquid的BTC永續合約交易量占比最近創下歷史新高,達到Bybit的近50%和幣安的21%。Skewga.hl寫道:「沒有任何DEX曾經如此接近一級CEX的交易量。」

我自己在交易BTC永續合約時,以前只會想到幣安或Bybit,但最近發現Hyperliquid的滑點和手續費其實超級有競爭力,而且不用擔心資產被平台凍結,真的香!

永續合約市場的新格局:DEX崛起

2025年永續合約市場爆發

自2024年以來,永續合約作為交易工具迎來了復甦。在2021-2022年牛市期間,每日永續合約交易量平均約為50億美元。而到了2025年初,這個數字經常超過150億美元,而Hyperliquid占了近三分之二!

DefiLlama的數據清楚顯示了這一轉變:2023-2024年,dYdX(綠色)佔主導地位,但到了2024年,市場格局明顯多元化—而到2025年,Hyperliquid(粉色)已經超車奪冠。

DEX前景與挑戰

儘管最近發生了JELLY代幣醜聞(交易所暫停交易並下架了一個被大戶利用的低市值代幣),Hyperliquid仍然是DeFi和DEX交易者中最受歡迎的交易所。

當然啦,Hyperliquid還未能完全吸引機構投資者的資金流或達到頂級CEX的規模,這點大家要有清醒認知。不過,如果他們的Layer 1生態系統能吸引開發者的青睞,Hyperliquid可能會發展成不僅僅是領先的DEX,而是一個全方位的DeFi生態系統。

為什麼Hyperliquid能突破DEX天花板?

用戶體驗優化到極致

說實話,傳統DEX給人的感覺就是「功能很強大但介面超難用」,像是給了你一台法拉利但方向盤是方的…Hyperliquid徹底打破這個魔咒,提供了接近CEX的交易體驗,但不失去去中心化的優勢。

從我自己使用的感受來說,Hyperliquid的介面設計相當直覺,不會像其他DEX那樣讓人一開始就懵了。下單、調整槓桿、查看持倉,這些操作都很流暢,就算是DEX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縱向擴展而非橫向拓展

很多區塊鏈項目一開始就想做百貨公司,結果每個部門都不專精。Hyperliquid採取的是專注打造一個極致的交易體驗,然後再逐步擴展,這種縱向深耕的策略明顯比橫向鋪開更有效。

「先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再考慮做第二件事」,這點值得其他區塊鏈項目學習啊!不要一上來就想做All in One,結果樣樣稀鬆。

Hyperliquid會是CEX的可持續替代方案嗎?

去中心化交易的未來

在FTX倒閉和監管不斷加強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交易者開始重視「自我託管」的重要性。Hyperliquid恰好提供了一個兼具CEX使用體驗和DEX安全特性的解決方案。

不過我們也要理性看待,目前大部分機構資金和大戶還是偏好使用CEX,畢竟有客服可以打、有實體公司可以投訴。對於散戶而言,Hyperliquid已經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但要完全取代CEX,可能還需要幾年的發展。

Layer-1生態系統的潛力

Hyperliquid最讓我期待的是它作為Layer-1的發展潛力。如果他們能吸引更多開發者在其基礎設施上構建應用,那麼整個生態系統將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元化。

想像一下,未來可能會有基於Hyperliquid的借貸平台、收益聚合器、甚至游戲和NFT市場,這些都將為交易所帶來更多的用戶和流動性。這種良性循環一旦建立,將很難被打破。

結論:DEX對CEX的戰爭才正要開始

Hyperliquid的崛起象徵著去中心化交易所正在向中心化交易所發起真正的挑戰。雖然目前在規模上仍有差距,但增長趨勢不容忽視。

對於我們普通用戶來說,這種競爭帶來的是更好的交易體驗、更低的費用和更多的選擇,簡直是雙贏啊!

最後分享個人經驗:我現在大概70%的交易量在CEX,30%在Hyperliquid,但這個比例正在逐漸往DEX傾斜。尤其是小額投機性質的交易,我更喜歡在Hyperliquid上進行,因為不用擔心資產被凍結或平台跑路的風險。

各位鄉民,你們用過Hyperliquid嗎?歡迎分享你們的使用體驗!記得交易要小心,投資有風險,DYOR不是說說而已!錢包保管好,種子詞別亂給,這才是加密貨幣世界的生存之道啊!

Hyperliquid崛起:DRAMA式挑戰CEX霸主地位!你買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