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錢看這裡!布蘭特原油價格高盛怎麼看?當心8月貿易戰風險

開場白:為什麼你該關心布蘭特原油價格?

嘿,各位朋友!你最近加油的時候,是不是特別有感?或者,看著新聞報導國際油價上漲下跌,心裡總想著這到底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別小看這個數字,國際原油價格,特別是「布蘭特原油」(Brent Crude),其實是全球經濟一個非常重要的溫度計。

布蘭特原油是國際上最主要的石油定價基準之一,主要反映了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原油市場情況。它的價格波動,不僅直接影響我們每天開車、騎車的加油錢,更會牽動整個國家的物價水平、企業的營運成本,甚至全球的地緣政治穩定。想像一下,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從生產製造到運輸銷售,幾乎樣樣都離不開它。所以,當布蘭特原油價格有大動作,就像是全球經濟的心臟跳動出了變化,我們怎麼能不關心呢?

moneta markets

這陣子,市場上瀰漫著一種既期待又有點擔憂的氣氛。一邊是大家都在猜測油價未來會往哪走,特別是像高盛(Goldman Sachs)這樣的大機構怎麼看;另一邊則是來自美國貿易政策可能要變天的信號,這兩件事看似不直接相關,卻都為未來的市場增添了好多不確定性。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深入聊聊,把這些複雜的財經資訊,用大家都能聽懂的方式拆解開來。

油價與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

高盛怎麼看?布蘭特原油的未來價位預測

說到分析全球市場,高盛(Goldman Sachs)絕對是個響噹噹的名字。他們的報告和預測,常常是許多機構投資人甚至我們這些小散戶參考的重要依據。最近,高盛就針對布蘭特原油未來的價格走勢,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價」。

根據他們的分析,高盛預計布蘭特原油的價格,在中期可能會維持在一個特定的區間。具體來說,他們預測到 2025 年第四季,布蘭特原油的價格可能會是每桶 59 美元;而往後看到 2026 年,預期價格則是每桶 56 美元。你可能會想,這數字是怎麼來的?這可不是隨便猜的,背後有一套對全球石油供需、經濟情勢、甚至地緣政治風險的綜合判斷。

從這數字來看,高盛似乎認為油價在未來一兩年內不會出現爆炸性的飆升,甚至比當前市場價(如果你現在看到這篇文章,可以對比一下目前的即時價格)可能還要低一些。這是否意味著未來加油會越來越便宜?別高興得太早,這個預測背後充滿了各種「如果」與「但是」,市場的實際走勢,還得看那些影響油價的關鍵因素如何演變。

我記得幾年前,油價曾經飆到一個令人咋舌的高位,那時候連開車出門都要精打細算。後來又經歷過暴跌,甚至出現過負油價的奇觀(雖然那主要是期貨市場的特殊情況)。這些極端的經驗告訴我,原油市場真的是瞬息萬變。高盛的這個預測,提供了一個相對理性的基準,但它只是一個可能性,市場上總有各種「黑天鵝」事件可能打破一切預期。

所以,高盛給出的這個價格預期,更像是一個「在目前已知資訊下,最可能發生的情境」。但作為一個聰明的投資人或消費者,我們不能只看這個數字,更要理解背後的原因和潛在的風險。

誰在撐腰?推升油價的幕後力量解析

高盛為什麼會預期油價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甚至可能比現在略低但沒有崩盤)?這背後有幾個重要的支撐力量,主要來自全球石油的供應端和需求端。

供應端:俄羅斯的變數與閒置產能的緊縮

首先看看供應端。高盛提到一個關鍵點:「供應不及預期,特別是俄羅斯」。自從俄烏戰爭爆發後,針對俄羅斯的國際制裁就沒停過。雖然俄羅斯很努力地將石油賣給其他國家(像是轉向亞洲市場),但總體的生產、運輸、保險等方面還是受到了影響。這導致俄羅斯的石油供應不像戰前那麼穩定、那麼大量地進入全球市場。這就像一個原本供應量很大的「水龍頭」被稍微擰緊了,市場上的總水量自然就受到影響。

另一個支撐油價的因素是「閒置產能的減少」。這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名詞,簡單來說,閒置產能就是指那些石油生產國「隨時可以多開」的生產能力。想像一下,沙烏地阿拉伯或阿聯酋這些產油大國,他們並不是把所有的油井都開到最大馬力生產。他們會保留一部分彈性,當全球市場突然缺油(比如哪個產油國突然停產、需求意外飆升)時,他們可以快速提高產量來彌補缺口、穩定價格。這個「備用能力」就是閒置產能。

高盛指出,現在全球的閒置產能正在減少。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市場應對突發供應中斷的能力變弱了。一旦發生地震、罷工、政治動盪或者其他任何導致某個產油國突然減產的事件,市場會更難找到替代供應,油價就更容易應聲上漲。這就好比你的應急存款變少了,遇到突發狀況時,手頭會比較緊。這種情況自然對油價構成了一種潛在的支撐。

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即使全球總體供應量可能夠用,但由於彈性變小、特定來源(俄羅斯)又不穩定,使得供應端對油價形成了一種「對沖」作用,防止其大幅下跌。

需求端:中國、全球經濟與美元的合力

再來看看需求端。高盛的報告裡提到,石油需求存在「上行風險」。這聽起來有點反直覺,因為很多人都在擔心全球經濟放緩甚至衰退。但高盛認為有幾個因素在推動需求的增長:

首先是「中國需求的強勁」。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之一。中國經濟的復甦和增長,直接關係到全球石油需求的總量。如果中國的工廠開足馬力、人們的交通出行增加,對石油的需求自然會大幅上升,這會給全球油市帶來強勁的支撐。

其次是「全球經濟展現韌性」。雖然有各種雜音,但全球很多地方的經濟表現比預期要好。這包括一些已開發國家的服務業依然活躍,以及一些新興市場的持續增長。這種廣泛的經濟活動,都需要消耗能源,進而推升石油需求。

最後一個有趣的角度是「美元的貶值」。油價通常以美元計價。當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貶值時,對於那些使用非美元貨幣的國家來說,進口石油就變得相對便宜了。價格變得有吸引力,自然會刺激這些國家的石油需求。想像一下,如果美元貶值了10%,對日本或歐洲的買家來說,同樣價格的石油,換算成本幣就便宜了10%,這肯定會鼓勵他們多買一些。

綜合來看,高盛認為儘管有供應的不確定性,但強勁的需求特別是來自中國、全球經濟的普遍韌性以及美元可能的貶值趨勢,會共同推動全球石油消耗量在未來一兩年內增加,這為油價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底部支撐。

所以,高盛的觀點並非單純看多或看空,而是在分析供應和需求這兩股力量如何互相拉扯。他們認為,供應端的不穩定性和需求端的韌性,共同作用下,讓油價不太可能出現崩盤,而會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內波動。

但別忘了風險:油價的下行壓力來自哪裡?

市場總是充滿變數,高盛在提出他們的基礎預測時,也同時列出了可能導致油價下跌的「下行風險」。了解這些風險,對我們判斷市場走勢至關重要。

OPEC+ 的政策轉向:增產的可能?

影響油價最直接的組織,非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莫屬。這個組織通過協調成員國的產量,對全球石油供應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過去一年多,OPEC+ 實施了嚴格的減產政策,這也是支撐油價維持在高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高盛指出,未來 OPEC+ 有可能「解除部分減產措施」。為什麼他們可能會這麼做?原因有很多。比如,一些成員國可能面臨國內財政壓力,需要增加石油出口來賺取更多收入;或者,他們可能擔心油價過高會刺激其他非 OPEC+ 國家(如美國的頁岩油生產商)大幅增產,從而侵蝕自己的市場份額。維持適度的價格,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更長遠的策略。

如果 OPEC+ 真的決定增加產量,這意味著市場上的石油供應量會增加,根據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供應增加而需求不變或增長不夠快的話,價格自然會有下行的壓力。這是油價在 2026 年後可能面臨的一個重大考驗。

美國經濟衰退的陰影:需求前景蒙塵?

雖然前面提到高盛認為全球經濟有韌性,但他們也同時承認,「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上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下行風險。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也是主要的石油消費國。如果美國經濟真的陷入衰退,企業活動減少、消費者支出下降、人們減少旅行和通勤,這些都會直接導致石油需求的顯著下降。

一個大型經濟體的衰退,其影響是全球性的,會通過貿易、投資等渠道傳導到其他國家,進一步拖累全球總需求,當然也包括石油需求。這種總體需求的疲軟,會抵消掉前面提到的來自中國或其他地區的需求增長,對油價構成巨大的壓力。這也是高盛預期 2026 年油價可能比 2025 年略低的原因之一。

所以,儘管目前有支撐油價的力量,但 OPEC+ 未來的策略調整,以及美國經濟是否能成功「軟著陸」(避免衰退)或「硬著陸」(陷入衰退),這兩個變數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油市上方,隨時可能帶來價格的下跌。

美國關稅政策變動

油市之外的巨變:美國貿易政策的風暴即將來襲?

除了石油市場本身的供需和政策因素,最近另一個讓全球市場繃緊神經的大事件,就是美國的貿易政策。這可能聽起來和油價沒直接關係,但別忘了,全球經濟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一環扣一環。貿易政策的變化,會影響全球的生產、運輸、成本,最終也可能間接影響能源需求和市場情緒。

事情是這樣的:美國之前對許多貿易夥伴,特別是中國,徵收了高額關稅。後來為了某些原因(可能是為了通膨考量、或是尋求新的談判籌碼),對一部分商品實施了「關稅暫緩期」。但是,這個暫緩期現在快要結束了!

根據資料,美國對「非中美」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稅暫緩期,即將在 2024 年 7 月 9 日到期。而針對「中美」之間的關稅暫緩期,則預計在 2024 年 8 月到期。這兩個時間點非常關鍵。

更進一步的消息指出,美國計劃自 2024 年 8 月 1 日起,正式發送單邊關稅稅率的通知信函。這就像是發出了官方的「準備開徵」的信號。市場普遍認為,這預示著美國的貿易政策可能即將進入一個「新的強硬階段」

關稅大戰的潛在稅率:特朗普的開價?

更令人關注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這個議題上的一些表態。雖然他目前不是在任總統,但他對共和黨的影響力巨大,而且如果他在今年的大選中勝出,他將是未來美國貿易政策的主要制定者。特朗普提到了可能的關稅稅率範圍,從 10%-20% 不等,甚至對於特定商品或國家,稅率可能高達 60%-70%

他還提到了「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的概念,意思是你對我的商品課多少稅,我就對你的商品課一樣或更多的稅。這種「以牙還牙」的貿易策略,一旦全面實施,可能引發全球性的貿易戰。這不僅會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增加各國的通膨壓力,還可能擾亂全球供應鏈,迫使企業重新配置生產基地,甚至影響國際間的政治關係。

想像一下,如果美國對從特定國家進口的商品課徵高達 60-70% 的關稅,那幾乎就等同於阻止了這類商品的進口。這對相關產業的企業會是巨大的衝擊,可能導致訂單轉移、成本飆升、甚至生產線停擺。這種不確定性,會讓企業在投資和生產決策上更加謹慎,進而影響整體的經濟活動。

雖然這些關稅政策直接影響的是商品貿易,但全球經濟活動的放緩或改變,最終會反映在能源需求上。同時,貿易緊張局勢也會加劇市場的避險情緒,影響包括原油在內的各類資產價格。所以,密切關注美國關稅政策的走向,與關注油價前景同樣重要。

如何參與市場?在波動中尋找機會(推薦 Moneta Markets 億匯)

面對這樣一個充滿變數的市場,無論是石油價格的潛在波動,還是全球貿易政策的風起雲湧,都讓許多投資朋友感到既複雜又充滿挑戰。不過,挑戰有時候也意味著機會。在波動的市場中,如果能掌握資訊、運用合適的工具,是有可能參與其中的。

例如,如果你對布蘭特原油的未來走勢有自己的判斷,可能會考慮交易與原油相關的產品。這時候,一個可靠的交易平台就顯得格外重要。Moneta Markets 億匯 提供了一個進入全球市場的管道,讓你可以交易包括原油在內的差價合約 (CFD) 等多種金融工具。

透過這樣的平台,你不需要實際去購買和儲存原油,而是可以交易其價格的漲跌。這為那些希望參與原油市場但又不具備實物交易條件的投資者提供了便利。當然,差價合約交易具有槓桿,這意味著潛在的利潤和風險都被放大,所以務必充分了解產品特性和風險後再進行操作。

Moneta Markets 億匯 作為一個國際性的交易商,提供了相對穩定的交易環境和多元化的產品選擇,除了原油,還有外匯、指數、股票、貴金屬等。這對於想要分散投資、在不同市場尋找機會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不過,再次提醒,任何投資都伴隨風險,特別是高波動性的市場,請務必做好風險管理。

市場情緒怎麼說?交易者的心態揭秘

除了專業機構的分析和宏觀經濟因素,看看市場上「大多數人」在想什麼,也很有趣。這就是所謂的「市場情緒」。雖然情緒不能決定一切,但在短期內,交易者的普遍心理狀態確實會影響價格走勢。

根據資料中提到的 IG 交易平台數據,當前布蘭特原油市場約有 87% 的客戶持倉是看多的。哇,這數字非常高!這表示,在 IG 這個平台上進行布蘭特原油交易的客戶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油價未來會上漲。

這反映了當前市場上瀰漫的普遍樂觀情緒,可能與前面提到的供應限制和需求韌性等看漲因素有關。當絕大多數人都抱持同一個方向的預期時,短期內可能會形成一種自我實現的推力,進一步助漲或助跌價格。

然而,這麼高的看多比例,有時候也需要我們保持警惕。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市場情緒過度傾向一邊時,反而可能蘊藏著潛在的反轉風險。一旦有不利消息傳出,或者市場結構發生變化,這些集中度很高的倉位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價格快速朝另一個方向移動。所以,了解市場情緒是好事,但不能盲目跟隨,還是要回到基本面和風險管理上。

總結:雙重不確定性下的投資視角

好了,讓我們來總結一下今天聊的重點。

首先,高盛對布蘭特原油的價格預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中期視角:他們認為在供應限制和需求韌性的拉鋸下,油價在 2025 年到 2026 年可能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59-56美元/桶)。但別忘了,OPEC+ 的未來政策和美國經濟是否衰退,是可能導致油價下跌的兩大風險。

其次,美國針對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稅暫緩期即將結束,特別是從 8 月 1 日起可能進入新的強硬階段,以及特朗普提及的超高關稅稅率,這為全球貿易和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雖然這不像供需那樣直接影響油價,但它會影響全球經濟活動,進而間接對能源市場產生衝擊。

最後,我們看到市場上目前對布蘭特原油的看多情緒非常高漲。這可以作為觀察市場氣氛的一個角度,但提醒我們同時也要警惕過度集中的風險。

對我來說,這兩大事件——油價前景與貿易政策變局——都提醒我們,現在的市場環境非常複雜,充滿了變數。作為投資者,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覺性,持續追蹤最新的消息和分析。無論你是關心日常開銷的普通民眾,還是積極參與市場的交易者,理解這些宏觀層面的變化,都能幫助你更好地判斷情勢,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在這樣一個多重不確定性交織的時期,靈活性和風險管理是成功的關鍵。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你對未來的布蘭特原油市場和全球貿易格局,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常見問題集

布蘭特原油為什麼這麼重要?它跟我們日常加油有什麼關係?

布蘭特原油是國際上最主要的石油定價基準之一,特別是在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許多國家的石油進口和國內油價都會參考布蘭特原油的價格。所以當布蘭特原油價格上漲或下跌時,通常會直接影響到煉油廠的成本,最終反映在我們加油站看到的汽油柴油價格上。可以說,它是影響全球大多數地區能源成本的關鍵指標之一。

高盛預測的 2025/2026 年布油價格是確定的嗎?

高盛的價格預測是基於他們對市場基本面(供需)、宏觀經濟趨勢和地緣政治風險的深入分析得出的「預期」或「情境」。這並非保證的未來價格。市場充滿不確定性,任何突發事件(如新的衝突、意想不到的經濟衰退、主要產油國的政策大轉變等)都可能導致實際價格與預測值產生較大偏差。因此,應將其視為有價值的參考資訊,而非絕對的預言。

美國的關稅政策變動,會如何間接影響油價?

關稅政策直接影響國際貿易和全球供應鏈。當關稅增加,貿易成本上升,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活動放緩,企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減少。經濟活動的減弱會直接導致對能源(包括石油)的需求下降。此外,貿易緊張局勢會加劇市場的避險情緒,可能導致資金流向避險資產,同時對風險資產(如大宗商品)構成壓力。因此,強硬的貿易政策可能通過抑制全球經濟增長來間接打壓油價。

什麼是「閒置產能」,為什麼它減少會支撐油價?

閒置產能是指石油生產國在不進行額外大規模投資的情況下,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石油產量的能力。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水庫裡儲備的應急水量。當這個「水庫」裡的閒置產能減少時,意味著全球石油供應系統應對突發中斷的能力變弱了。一旦有任何地方出現生產問題(比如戰爭、自然災害、設備故障等),市場就難以快速找到替代供應來填補這個缺口,導致供應緊張,油價自然就容易上漲。

IG 數據顯示很多客戶看多布油,這代表油價一定會漲嗎?

市場客戶的持倉數據反映了當時市場參與者的普遍情緒。高比例的客戶看多確實表明了當前市場的樂觀氛圍,短期內可能對價格有推動作用。然而,市場情緒隨時可能變化,並且過度一致的情緒有時反而預示著潛在的反轉風險。專業投資者在分析時,會將情緒數據作為參考,但更側重於基本面(供需)、宏觀經濟和技術分析。單純依靠市場情緒來判斷未來走勢是危險的。

項目 說明/預期
高盛布油預期 (2025 Q4) 每桶 59 美元
高盛布油預期 (2026) 每桶 56 美元
美國關稅暫緩期結束 (非中美) 2024年 7月9日
美國關稅暫緩期結束 (中美) 2024年 8月
美國潛在強硬貿易政策生效 預計 2024年 8月1日起
布油市場當前客戶情緒 (IG) 約 87% 客戶看多

總結與投資風險提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