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升值:川普新關稅政策衝擊全球金融市場

川普關稅風暴再起:美元為何強勢反彈,全球資金流向大逆轉?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可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是不是也注意到新聞上不斷提到美國總統川普(Trump)又宣布了新的貿易關稅政策,讓許多國家的貨幣都跟著貶值,而美元卻逆勢走強?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美元能在此刻展現如此驚人的韌性?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從美國經濟數據、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到全球資金流向的轉變,一步步拆解這場金融大戲,即使是高中生也能輕鬆看懂。

我們將探討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 川普關稅政策的最新動態與影響範圍?
  • 哪些因素支撐著美元的強勢上揚?
  • 主要非美貨幣為何面臨巨大貶值壓力?
  • 全球投資者資金流向正在如何轉變?
  • 這些政策對美國財政聯準會的通膨考量有何意義?

川普關稅風暴席捲全球:貿易戰線全面擴張

「貿易戰」這個詞對你來說可能不陌生,但這次的戰火可說是燒得更廣、更猛烈。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出手,宣布將對多個主要貿易夥伴加徵一系列新的高額關稅。這不只是一場經濟策略,更是一次對全球貿易秩序的重新洗牌。

2024年8月7日起,美國將對加拿大商品徵收高達35%的關稅,對瑞士商品徵收驚人的39%關稅。此外,包括歐盟日本韓國的商品也將面臨15%的關稅加徵。印度也未能倖免,自8月1日起將被徵收25%的關稅,甚至還收到來自美國,針對其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的進一步制裁警告。這些數字聽起來或許有些抽象,但你可以想像一下,當你購買這些國家的商品時,可能會因為關稅而付出更高的代價。

一位總統在貿易會議上宣布新的關稅政策,背景是全球地圖。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這些關稅的具體內容,我們可以參考下方的表格,它整理了主要受影響國家及其關稅稅率與生效日期。

國家/地區 關稅稅率 生效日期
加拿大 35% 2024年8月7日
瑞士 39% 2024年8月7日
歐盟 15% 2024年8月7日
日本 15% 2024年8月7日
韓國 15% 2024年8月7日
印度 25% 2024年8月1日

這些措施不僅對被課徵關稅的國家造成直接衝擊,更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對貿易關係緊張加劇的擔憂。例如,RBC BlueBay的專家估計,在這些新關稅生效後,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已提高到大約18%。他們預計,每年透過關稅可帶來的收入將高達約4500億美元,這比2024年的770億美元大幅增加,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25%。這顯示關稅政策不僅是貿易工具,更被視為美國增加財政收入,甚至可能影響美國財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這波關稅政策的影響是多層面的,不僅直接影響貿易夥伴,也間接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以下列出幾個關鍵影響層面:

  • 全球供應鏈重組:企業可能被迫調整生產基地或尋找新的供應商,以規避高額關稅。
  • 消費者物價上漲:進口商品成本增加可能轉嫁給消費者,導致物價上漲,影響購買力。
  • 貿易談判複雜化:各國之間貿易關係更加緊張,未來貿易協議的達成將面臨更多挑戰。

美元強勢反彈的雙重支柱:經濟數據與聯準會定力

正當全球為關稅政策焦慮時,美元卻像吃了定心丸一樣,一路高歌猛進。這並非偶然,而是有著兩大堅實的支柱在背後支撐:美國強勁的經濟數據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Fed)堅定的貨幣政策立場

你或許會好奇,美國經濟真的有那麼好嗎?數據會說話。根據最新報告,美國第二季度GDP年化增長率達到了3%,這個數字遠優於市場預期,顯示美國經濟展現出令人驚訝的韌性。想像一下,當其他國家經濟面臨挑戰時,美國經濟卻能像一輛跑車般保持高速行駛。此外,非農就業數據(其中ADP數據顯示私營部門就業增長10.4萬人,雖然勞動力需求有所降溫,但整體表現仍優於預期)和相對穩定的通膨數據,都鼓勵了投資者將資金重新投入美國市場。

顯示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增長的圖表,包括GDP和就業數字。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表格來比較美國關鍵經濟指標的最新表現與市場預期,從而更直觀地理解其強勁的程度。

經濟指標 最新數值 市場預期
第二季度GDP年化增長率 3% 優於預期
ADP私營部門就業增長 10.4萬人 優於預期
通膨數據 相對穩定 符合預期

另一方面,聯準會的態度也扮演了關鍵角色。在市場普遍預期降息的壓力下,聯準會抵制了降息呼聲,選擇維持利率穩定。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對通膨勞動力市場始終保持謹慎立場,避免提供明確的降息指引。這種「不降息」的態度,讓美元在全球貨幣市場中顯得更具吸引力。因為更高的利率通常意味著在該國存款或投資能獲得更高的回報,自然會吸引國際資金流入,推升本國貨幣價值。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元指數(DXY),這個衡量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價值的指標,已經升至兩個月高點。而彭博美元現貨指數(BBDXY)也創下多月或多週新高,七月份更是美元自川普總統上任以來,首個有望實現月度正增長的月份。這一切都強烈暗示,市場普遍預期美元將持續走強。

總結來說,美元強勢反彈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 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亮眼,展現超預期的韌性。
  • 聯準會維持利率穩定,抵制降息預期。
  • 美國資產提供相對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非美貨幣的壓力測試:關稅衝擊與降息預期的雙重夾擊

美元意氣風發地飆升時,其他主要貨幣卻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猶如一場嚴峻的「壓力測試」。想像一下,你的隊友表現出色,而你卻因為各種外部因素而節節敗退,這種感覺可不好受。

受到關稅政策的直接衝擊和美元的強勢影響,許多非美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

  • 加幣兌美元跌至10週低點
  • 瑞郎兌美元跌至5週低點
  • 歐元兌美元跌至7週低點,並且正走向2023年5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
  • 英鎊兌美元跌至15週低點

各國貨幣符號與美元符號的匯率變動圖,顯示非美貨幣貶值。

下表進一步整理了主要非美貨幣的貶值狀況及其背後的主要原因:

貨幣 對美元貶值幅度/狀況 主要原因
加幣 跌至10週低點 受美國關稅衝擊直接影響
瑞郎 跌至5週低點,被評為G10最弱貨幣 對瑞士徵收39%關稅,嚴重衝擊出口導向經濟
歐元 跌至7週低點,走向2023年5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 歐盟面臨美國關稅,經濟前景不明
英鎊 跌至15週低點 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英國經濟面臨不確定性

這些貨幣的貶值,反映出投資者對於貿易關稅對這些經濟體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感到擔憂。例如,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Adrian Prettejohn指出,若對瑞士徵收39%的關稅持續下去,可能導致瑞士GDP減少約0.6%。這對一個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XTB研究總監Kathleen Brooks甚至將瑞郎評為G10外匯市場中表現最弱的貨幣

此外,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也可能面臨更大的降息壓力。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放緩或面臨通縮風險時,央行可能會考慮降息來刺激經濟。但這又會進一步削弱該國貨幣的吸引力。這種關稅衝擊與潛在降息預期的雙重夾擊,讓非美貨幣猶如坐上雲霄飛車,一路向下。

非美貨幣面臨的挑戰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直接受到美國高額關稅的衝擊,影響出口與經濟增長。
  • 本國經濟前景因貿易戰而變得黯淡,降低投資吸引力。
  • 央行可能被迫考慮降息以刺激經濟,進一步削弱貨幣價值。

全球資金流向逆轉:從「做空美元」到追逐美國資產

在全球金融市場中,資金流向就像潮汐一樣,有漲有退。而這次的美元強勢關稅風暴,正引發了一場驚人的資金流向逆轉。你或許聽過「做空」這個詞,它代表投資者預期某個資產會下跌而進行的操作。曾幾何時,「做空美元」是全球基金經理中最受歡迎的「擁擠交易」,它的價值高達180億美元。許多人認為美元將會走弱。

然而,現在這種負面共識交易正在瓦解。面對美元的強勁反彈,那些曾經「做空美元」的投資者正被迫改變策略,甚至開始「回補空頭」部位,也就是買回美元來平倉,這反而進一步推升了美元的價值。

箭頭指示全球資金從多個國家流向美國資產的示意圖。

不僅如此,許多大型投資管理公司,例如Pictet Asset ManagementEdmond de Rothschild Asset Management,都正在積極考慮增加對美元美國股票的配置。他們預期,在目前的環境下,美國經濟的表現將會優於歐洲經濟。這導致全球資金正從歐洲股市新興市場撤出,轉而湧向美國資產

這背後還有一個小插曲值得一提:美國歐盟7月28日達成的框架貿易協議。雖然這項協議的具體內容還在發展中,但它被市場解讀為有助於穩定部分貿易關係的訊號,也間接促成了投資者情緒的轉變,讓資金更傾向於流向看似更為穩定的美國市場。

這場資金流向逆轉,不僅改變了投資者美元的看法,更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資產配置策略將會發生重大調整。如果你正在關注金融市場,這絕對是一個需要密切留意的趨勢。

關稅的財政紅利與聯準會的通膨權衡

我們前面提到,新的貿易關稅預計能為美國帶來每年約450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佔GDP的1.25%。這筆龐大的金額,對於降低美國財政赤字來說,雖然不是決定性因素,但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財政紅利」。你可以想像,這就像一個家庭突然多了一筆額外收入,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債務,但至少能緩解一些壓力。

更有趣的是,聯準會對此的態度。你可能會問,關稅導致進口商品變貴,會不會引發通膨呢?理論上是會的。但如果美元走強,那麼進口商品的成本就會因為匯率關係而相對便宜。這就像你出國購物,如果當地貨幣對你的貨幣貶值,你就能買到更划算的商品。

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元走強有助於抵消關稅可能導致的進口成本上升,從而抑制潛在的通膨。這暗示著聯準會可能對美元走強持樂見態度。這種情況被稱為一種「聯準會看跌期權(Fed Put)」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聯準會可能樂於見到美元走強來幫助穩定物價,這讓它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多了一個應對通膨的工具。

然而,這場美元強勢的長期展望並非沒有爭議。例如,Amundi等資產管理公司仍然保持長期看空美元的觀點,他們擔憂川普的借貸計劃以及對聯準會獨立性的干預可能帶來的風險。不過,他們也坦承,如果美國經濟持續超預期增長,這種看法可能會改變。

結論:貿易風雲變幻,市場挑戰與機遇並存

總結來說,美國總統川普的最新關稅政策,加上美國經濟的強勁表現和聯準會維持利率穩定的堅定立場,共同推動了美元強勢反彈。這股美元的漲勢,不僅瓦解了市場上曾經盛行的「做空美元」交易,更引發了全球資金流向的重大轉變,使得資金從歐洲新興市場轉向美國資產

同時,這也讓歐元英鎊瑞郎加幣等主要非美貨幣面臨著嚴峻的貶值壓力,並為這些地區的中央銀行帶來了潛在的降息預期。而關稅帶來的財政紅利,以及美元走強對抑制通膨的潛在作用,也讓聯準會在貨幣政策上有了更多權衡的空間。

雖然短期內美元表現強勁,但這場貿易風暴及其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仍在演變中。例如,八月通常是市場波動較大的月份,一些分析師建議屆時採取更為防禦性的投資策略Barclays的分析師Emmanuel Cau更直言,美元的持續反彈將是全球投資者的「關鍵痛苦交易」。

對於你我這樣的普通投資者來說,密切關注貿易政策的演變、各國央行的應對措施,以及美元走勢對全球資本流動資產配置的持續影響,將是應對潛在市場波動、把握未來投資機會的關鍵。

【重要免責聲明】本文所提及之任何資訊僅供知識性參考與教育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金融市場存在風險,投資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理財顧問。

常見問題(FAQ)

Q:為什麼川普的關稅政策會導致美元走強?

A:川普的關稅政策增加了美國的財政收入,同時也可能因貿易夥伴經濟受損,促使資金流向相對穩定的美國市場。此外,如果美元走強能抵消關稅帶來的通膨壓力,聯準會可能更傾向於維持利率穩定,進一步增加美元的吸引力。

Q:聯準會為何選擇維持利率穩定,而不順應市場降息預期?

A: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對通膨和勞動力市場保持謹慎立場,儘管市場有降息呼聲,但美國強勁的經濟數據(如GDP增長和就業數據)支持了聯準會維持現有利率的決定,以確保通膨控制在目標範圍內。

Q:非美貨幣貶值對普通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A:非美貨幣貶值可能導致從美國進口的商品變得更昂貴,影響這些國家的消費者購買力。對於出口導向的非美國家而言,雖然貶值可能有利於出口,但也可能因關稅壁壘而受限,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穩定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