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前景:2025年復甦的挑戰與機遇

全球經濟風雲變幻:英國復甦、川普關稅與新興市場的挑戰

面對全球經濟的波動與不確定性,你是否好奇未來的投資與商業環境將會如何演變?特別是當我們看到主要經濟體表現分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級時,這些因素都可能對我們的財富規劃和企業營運帶來深遠影響。本文將依據最新資料,深入剖析當前全球經濟的關鍵趨勢、英國經濟的復甦之路與潛在逆風、川普關稅對全球貿易的漣漪效應,以及新興市場面臨的脆弱性,幫助你更清楚地掌握未來的脈動。

全球經濟風貌,前景是充滿活力的城市天際線,中景是多種貨幣符號的互動,背景是世界地圖與貿易路線,整體反映現代全球經濟的動態與複雜性。

全球經濟格局:美國獨強與歐洲疲軟

當我們放眼全球,會發現當前的經濟表現並非一片坦途,而是呈現出顯著的分化。根據國際信用保險集團 Coface 的最新預測,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已微幅上修至 2.7%,這比原先預估的 2.6% 更為樂觀。是什麼力量支撐著這樣的上修呢?答案主要來自於 美國經濟的韌性。儘管面臨潛在的貿易政策衝擊,美國經濟預期仍能保持 2.2% 的穩健成長,這足以抵禦新關稅可能帶來的通膨影響。

moneta markets

為了更清晰地理解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預期表現,以下表格彙整了Coface對2025年各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成長預測,展現了不同區域間的成長差異。

經濟體/區域 2025年GDP成長預測 主要支撐因素 面臨挑戰
全球平均 2.7% 美國經濟韌性 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風險
美國 2.2% 國內需求強勁 潛在貿易政策衝擊、通膨壓力
歐洲 (德、義、法) 疲弱成長 貨幣政策趨緩 消費信心低迷、製造業困境
中國 4.3% 財政刺激措施 私人信貸疲弱、房地產市場動能喪失
印度 最快成長 強勁的經濟活力 全球商品價格波動

然而,並非所有主要經濟體都像美國一樣強勁。在歐洲,德國、義大利、法國等主要經濟體,在經歷了多年的動盪後,顯得有些疲憊。這些國家不僅消費信心低迷,其重要的 製造業 也面臨著關閉的風險。因此,這些歐洲經濟體預期將呈現較為疲弱的成長,這對全球經濟的整體動能構成了一定的拖累。此外,中國經濟 雖然在財政刺激措施的推動下預計成長 4.3%,但私人信貸的疲弱以及 房地產市場 失去動能,仍是其面臨的結構性挑戰。相較之下,印度 則預計成為 2025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成長最快的國家,展現出強勁的經濟活力。

總體而言,全球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主要的下行風險,除了我們稍後會深入探討的美國貿易政策外,還包括持續緊張的 地緣政治 局勢以及政府債券殖利率上升的可能性。這些因素都可能在未來一年對全球經濟帶來更多變數,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英國經濟的復甦之路與潛在逆風

在複雜的全球經濟版圖中,英國的表現格外引人注目。Coface 最近將英國的 國家風險評級A4 上調至 A3(滿意),這與愛爾蘭、法國、德國等國同級,顯示國際社會對英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有所提升。Coface 更預測英國 2025年的 GDP 成長率 將達到 1.4%,這甚至比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 BoE)的預期還要樂觀。那麼,是什麼支撐著英國經濟的復甦呢?

倫敦繁忙的金融區,背景有碎片大廈和小黃瓜大樓等地標,前景是經濟數據和上升的股票圖表,象徵英國經濟的韌性與復甦。

英國經濟的復甦動能,主要來自幾個面向。首先是 家庭消費 的逐漸回升,這通常是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其次,政府支出與基礎設施投資也發揮了關鍵作用,配合產業政策,為經濟注入活力。此外,利率 的逐步下降預期,也將有助於減輕企業和個人的借貸壓力,進一步刺激經濟活動。令人欣慰的是,2024年英國的 企業破產率 呈現下降趨勢,第四季度年減 15%,這顯示企業經營環境有所改善。然而,我們也要注意到,儘管有所下降,目前的破產總數仍比疫情前高出 35%,這提醒我們復甦之路並非毫無挑戰。

以下列出了支撐英國經濟復甦的幾個關鍵動能:

  • 家庭消費回升: 隨著通膨壓力趨緩及薪資成長,消費者信心逐步恢復,帶動了零售銷售與服務業支出。

  • 政府支出與投資: 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及特定產業政策上的投入,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支撐力量。

  • 利率逐步下降預期: 市場預期英國央行將在適當時機降息,這將降低企業借貸成本,刺激投資與消費。

  • 企業破產率改善: 儘管仍高於疫情前水準,但企業破產率的下降趨勢,顯示整體營商環境有所好轉。

儘管評級上調,英國經濟的復甦之路仍面臨不少「逆風」。主要內部風險 在於 消費者與企業信心不足,如果民眾和企業對未來感到不安,他們就會減少消費和投資,進而拖慢經濟成長。而 外部風險 則包括歐洲製造業的疲軟,這可能影響英國的出口。更值得警惕的是,潛在的美國對英國商品關稅,以及全球範圍內的 地緣政治衝突,都可能對英國的貿易和供應鏈造成衝擊。此外,如果英國工黨政府上任後,實施更為雄心勃勃的 移民控制勞動保護 政策,長期而言,英國的 GDP 成長 可能會因此受限。

以下表格簡要列出了英國當前的關鍵經濟指標與預期,幫助讀者快速掌握其經濟現況:

經濟指標 當前趨勢/預期 (2025) 影響
GDP 成長率 預計 1.4% (Coface 預測) 顯示經濟復甦,但仍面臨逆風
國家風險評級 從 A4 上調至 A3 (滿意) 國際社會對其經濟前景信心提升
企業破產率 2024年Q4 年減 15% (仍高於疫情前) 經營環境改善,但挑戰猶存
英國央行利率 預計 2025 年底達 3.75% (謹慎降息) 資金成本緩慢下降,通膨壓力仍需關注
公共債務與赤字 高公共債務,存在雙赤字 政府財政政策面臨權衡挑戰

貨幣政策 方面,英國央行 面臨著兩難局面。一方面,他們希望透過降息來支持經濟復甦;另一方面,頑固的服務業通膨與薪資成長 壓力,讓他們不得不謹慎行事。因此,我們預計英國央行將會採取 謹慎降息 的策略,預計到 2025年底利率可能達到 3.75%。這意味著利率不會快速下降,對於企業和消費者而言,資金成本仍需一段時間才能顯著降低。

同時,英國政府也面臨著嚴峻的 財政困境,高公共債務和雙赤字(財政赤字與經常帳赤字)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新政府的雄心勃勃的投資計畫,需要在增稅措施(例如 國民保險遺產稅資本利得稅 等)之間找到平衡點,這將考驗政府在財政永續性與經濟活絡之間的權衡能力。這些內外部的挑戰與政策考量,都將共同塑造英國未來的經濟走向。

川普關稅的全球漣漪與新興市場的脆弱性

你或許已經注意到,貿易保護主義 正在全球範圍內升溫。前美國總統川普的潛在回歸,為全球貿易政策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他已明確表示,將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宣布新關稅,而歐盟也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這種「川普關稅」的威脅,不僅引發了全球貿易戰的擔憂,更可能導致 全球供應鏈 的重塑,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其生產基地和市場策略。對於投資人而言,這意味著 市場輪動投資組合結構調整 將會更加頻繁。

川普關稅的威脅不僅引發貿易戰擔憂,更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多重深遠影響:

  • 全球貿易戰升溫: 關稅壁壘可能觸發報復性措施,導致全球貿易量萎縮,影響各國經濟成長。

  • 全球供應鏈重塑: 企業為規避關稅,可能將生產基地從受影響國家轉移,加速供應鏈的多元化和區域化。

  • 市場輪動加劇: 貿易政策的變化將改變不同產業和地區的競爭力,引發資金在不同市場間的流動。

  • 投資組合結構調整: 投資人需重新評估政治風險和貿易摩擦對資產配置的影響,進行策略性調整。

一堵象徵關稅和貿易壁壘的抽象高牆,背景是難以航行的貨船和飛機,以及世界地圖上破碎的貿易路線,強烈描繪貿易保護主義及其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地緣政治風險 依然高企,特別是中東地區的衝突升級,可能再次推高 全球能源價格,並嚴重擾亂國際貨運。這對全球通膨和經濟穩定都構成威脅。我們也看到,英國加入 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預計將為其機械、汽車、製藥業帶來出口增長,這是在全球貿易碎片化趨勢下,英國尋求新貿易機會的策略。

與此同時,新興市場 正面臨著來自 強勢美元 的嚴峻挑戰。當美元走強時,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會面臨 資本外流貨幣貶值 的風險。這對於那些擁有高負債或外部失衡的國家來說,衝擊尤為嚴重。例如,巴西、寮國、蒙古、埃及、突尼西亞等國家,都可能因強勢美元而面臨更高的償債成本,進而影響其經濟穩定和企業破產率。以下表格簡要列出近期 Coface 對一些國家與產業的風險評估變化:

評級類型 變動方向 國家/產業範例 簡要說明
國家風險評級 升級 英國 (A3)、圭亞那 (B)、盧森堡 (A1)、阿曼 (B) 經濟前景改善或風險降低
國家風險評級 降級 孟加拉 (D)、波札那 (B)、馬爾地夫 (D) 經濟狀況惡化或風險升高
產業風險評級 升級 英國造紙與運輸、阿聯酋與沙烏地阿拉伯製藥、日本零售、阿根廷能源 產業前景看好或經營環境改善
產業風險評級 降級 歐洲汽車業(三分之二)、法國/德國/義大利金屬業 產業面臨挑戰,如貿易政策或需求疲軟

從表中可以看出,全球風險評估並非單一趨勢,而是有升有降,這反映了各地區和產業面臨的獨特挑戰與機遇。愛爾蘭雖然國家風險評級維持 A3,但其中小企業破產率大幅上升(2024年年增 32%),加上其經濟高度依賴美國跨國企業,也可能受川普稅收及就業回流計劃的影響,這提醒我們即使是評級穩定的國家,也可能存在潛在的脆弱性。

強勢美元對部分新興市場國家構成顯著挑戰,以下表格列出了一些受影響的國家及其主要脆弱性:

國家 主要脆弱性 強勢美元的影響 潛在風險
巴西 高公共債務 外債償還壓力增加 財政惡化,資本外流
寮國 外部失衡、高外債 貨幣貶值加劇、進口成本上升 通膨失控,償債困難
蒙古 大宗商品依賴 出口收入縮水,進口價格上漲 經濟成長放緩,社會不穩
埃及 高額外債 外匯儲備壓力,償債成本升高 經濟改革受阻,企業破產
突尼西亞 政治不穩、外部融資困難 加劇財政赤字,限制進口能力 社會動盪,經濟停滯

新興市場面臨的脆弱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資本外流: 當美元走強時,投資者傾向將資金從新興市場撤回,導致這些國家面臨流動性緊縮。

  • 貨幣貶值: 資本外流和美元升值雙重壓力下,新興市場貨幣面臨貶值風險,進口商品成本上升,加劇通膨。

  • 償債成本升高: 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以外幣計價的債務,在美元走強時,償還這些債務的本國貨幣成本會顯著增加。

  • 企業破產率上升: 貨幣貶值、資金成本上升、進口原料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可能導致新興市場企業經營困難,破產率升高。

政策權衡與長遠趨勢:財政、貨幣與科技地緣

在變動的經濟環境中,各國政府和央行的政策走向,無疑是影響未來發展的關鍵。回到英國,我們已經提到工黨政府在財政上的兩難。他們需要在大規模的 基礎設施投資產業政策 與高公共債務及雙赤字之間取得平衡。這意味著,政府可能需要在增稅與刺激經濟成長之間進行艱難的權衡,這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營運成本和個人的可支配收入。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 上的謹慎態度,也將持續影響市場。面對服務業通膨和薪資成長的壓力,央行預計將採取逐步且謹慎的降息策略。這與過去快速升息以抑制通膨的模式不同,反映了央行在平衡通膨控制與經濟復甦方面的細膩考量。

除了這些短期的政策應對,有三大長遠趨勢,將在 2025年及未來幾年,深刻塑造全球的投資與商業環境:

  1. 人工智慧(AI)的發展: AI 的快速進步,不僅改變了產業格局,也對勞動市場和生產力產生巨大影響。企業如何應用 AI 提升效率、創造新價值,將是未來競爭的關鍵。

  2. 地緣經濟碎片化: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各國之間在經濟領域的合作與競爭關係變得更加複雜。供應鏈重組、貿易壁壘增加,以及各國追求經濟自主的趨勢,都將加劇 地緣經濟碎片化,這對全球化時代的企業營運帶來新的挑戰。

  3. 綠色轉型政策的調整: 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壓力持續存在,但各國政府對於 綠色轉型 的政策力度和方向,可能會因應經濟現實而有所調整。這將影響再生能源、電動車、碳排放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也為企業帶來新的投資機會與風險。

一個發光的抽象 AI 大腦,周圍是分離的陸塊與斷裂的連結線,並融入了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板等綠色能源元素,象徵 AI、地緣經濟碎片化和綠色轉型政策的交織影響。

這些宏觀趨勢不僅影響著國家層面的決策,也將深刻影響每個企業的策略規劃和投資人的資產配置。理解這些趨勢,並提前做好準備,將是應對未來挑戰的關鍵。

結語:變動中的應變與策略

總體而言,2025年全球經濟在韌性與挑戰並存的複雜環境中運作。美國經濟的強勁表現為全球成長注入信心,而英國的評級上調也為其經濟帶來正面訊號。然而,貿易保護主義 的升溫、地緣政治風險 的高企,以及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表現分化,都提醒我們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新興市場在 強勢美元 的影響下,也面臨著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的風險。

在這樣的變局下,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者,都必須保持高度的應變能力,密切關注政策走向,並尋求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以應對潛在波動。理解 人工智慧地緣經濟碎片化綠色轉型 等長遠趨勢,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抓住未來的機遇。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一般性資訊與知識性說明,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邀約。任何投資決策均應基於個人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及專業顧問的建議。讀者應自行評估風險,並對其投資行為負責。

常見問題(FAQ)

Q: 2025年全球經濟的整體展望如何?

A: 根據Coface的預測,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已微幅上修至2.7%,主要受美國經濟韌性支撐。然而,歐洲經濟疲軟、中國房地產市場挑戰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風險,仍為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

Q: 英國經濟復甦面臨哪些主要挑戰?

A: 英國經濟復甦雖有家庭消費回升和政府投資支撐,但主要挑戰包括消費者與企業信心不足、歐洲製造業疲軟的外部風險、潛在的美國關稅衝擊,以及工黨政府可能實施的移民控制和勞動保護政策對GDP成長的限制。此外,頑固的服務業通膨也讓英國央行在降息上需謹慎權衡。

Q: 川普關稅對全球貿易和新興市場會產生什麼影響?

A: 川普關稅的威脅可能導致全球貿易戰升溫、全球供應鏈重塑,並加速市場輪動和投資組合結構調整。對於新興市場而言,強勢美元可能引發資本外流、貨幣貶值、償債成本升高,以及企業破產率上升等問題,尤其對高負債或外部失衡的國家衝擊更為顯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