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比特幣(BTC)價格出人意料地飆升至85,000美元,這讓不少幣圈朋友既驚喜又有些摸不著頭緒。尤其是在標普500指數(S&P 500)同期下跌5.7%的背景下,比特幣的這一波強勁反彈,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在經歷了貿易戰引發的回調跌至74,400美元後,比特幣迅速回升了14%。儘管市場情緒謹慎樂觀,但多項數據和事件正在指向比特幣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甚至挑戰90,000美元關卡。
身為一個在幣圈滾了快10年的小小碳生物,我通常會從數據面和資金流的角度來觀察市場。這次比特幣的表現確實有點不一樣,它似乎正在走出自己獨立的行情。雖然跟黃金同期創下3,358美元歷史新高的表現相比,比特幣還沒追上,這也引發了一些關於「脫鉤」現象的討論與質疑,畢竟有傳言說各國政府和央行正在增加黃金儲備。不過,深入探究這次上漲的背後,確實有幾股力量正在匯聚,這些力量可能成為比特幣衝向90,000美元,甚至是更高價位的催化劑。
影響比特幣價格飆升至90K的關鍵因素分析
要理解為何比特幣有望在2025年4月挑戰90,000美元,我們得看看幾個核心的宏觀經濟及市場結構因素。這些因素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當前看漲的潛在基礎。
全球刺激政策再起:流動性尋找出路?
隨著全球各國央行開始應對潛在的經濟衰退威脅,增加貨幣供應的可能性正在上升。雖然美國聯準會(Fed)目前還在觀望,尚未大幅降息或擴大資產負債表,但其他主要經濟體已經先行一步了。
在中國,3月份的新增銀行貸款遠超預期,達到5,000億美元,比分析師預測高出20%以上,顯示了從前一個月下降中的強勁反彈。據路透社報導,中國人民銀行(PBOC)已承諾增加刺激措施,以減輕與美國貿易戰的影響。而在歐洲,歐洲中央銀行(ECB)在4月17日進行了年內的第七次降息,將借貸成本降至2022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以支持歐元區經濟。多家投行也因此下調了該地區的通膨預期,預計關稅戰可能導致該地區GDP縮減0.5%。當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釋放流動性時,部分資金自然會尋找高回報資產,比特幣往往是其中的熱門選項。
美元走弱與聯準會壓力:逆風變順風?
美元相對於其他主要貨幣的走弱,給美國聯準會結束限制性貨幣政策帶來了更多壓力。美元指數(DXY)已經跌至三年來的最低點。通常來說,美元走弱有利於出口,對經常帳戶餘額是好事,但在貿易戰期間效果可能有限。
更戲劇性的是,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公開批評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政策,這也打擊了投資者信心,讓美國財政部更難依賴發行國債來維持運作,進一步削弱了美元。川普甚至表示希望鮑威爾「盡快下台」,並呼籲降低利率。不過,從當前的宏觀經濟數據來看,聯準會採取更寬鬆貨幣政策的理由並不充分,尤其是在4月17日公佈的最新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數據顯示,截至4月12日當周的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了9,000人,至215,000人。鮑威爾也在4月16日重申勞動力市場狀況「良好」。
對我們這些玩幣的人來說,美元走弱是個相當重要的信號。因為比特幣常被視為對抗通膨或主權貨幣超發的資產,當美元這個全球儲備貨幣開始貶值時,會間接推升以美元計價的比特幣價格。這有點像你的尺標縮短了,原本用尺標量出來的數字自然就變大了。
比特幣與傳統市場的「脫鉤」現象:獨角戲?
一個越來越受關注的現象是比特幣與傳統金融市場(特別是股票)的「脫鉤」。前面提到了標普500指數在4月份下跌,但比特幣卻逆勢上漲。這意味著比特幣的價格不再緊密跟隨傳統金融工具的走勢。這種脫鉤如果持續,代表比特幣可能受到其自身特有因素的影響更大,而不是被宏觀經濟中的傳統風險偏好主導。
當然,這種脫鉤並非完美。黃金同期的大漲,以及有分析師指出「黃金價格創新高後,歷史數據顯示比特幣通常會在150天內跟隨」,也為這種脫鉤增加了一層複雜性。但我這小小碳生物認為,即使不是完全脫鉤,相關性降低也足以讓比特幣在特定環境下走出獨立行情,尤其是在全球資金尋找風險資產的階段。
礦工的長期承諾:幣圈的基石穩固?
比特幣礦工的行為是判斷市場長期趨勢的重要指標之一。自2024年4月的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Halving)以來,市場曾擔心部分礦工由於利潤下降而選擇退出,可能導致賣壓。然而,最新的數據顯示,比特幣的7日平均估計算力(Hashrate)比前一個月增加了8%。
算力的增加,表明礦工們展現了強烈的長期承諾。他們願意繼續投入資源進行挖礦,這通常意味著他們對比特幣的未來價格充滿信心。畢竟,礦工擁有相當數量的比特幣(根據Glassnode數據,據報導礦工持有近180萬枚BTC),如果他們對市場悲觀,理論上會選擇出售以鎖定利潤或減少虧損。算力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減半後礦工大量拋售的擔憂,為比特幣價格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結構性支撐。
市場數據與技術面觀察
綜合前面提到的幾點,市場數據正在呈現一些有趣的信號。美元指數的三年低點、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刺激、以及比特幣算力的穩步增長,這些都指向了有利於比特幣的宏觀環境和穩定的網路基礎。比特幣與標普500指數的逆向走勢,雖然還需更多時間來確認是否是真正的「脫鉤」,但也顯示出比特幣可能正受到傳統市場以外的因素驅動。
從技術面來看,比特幣已經從74,400美元的低點強勢反彈,突破了85,000美元,這顯示了市場的買盤動能。如果能夠持續站穩在當前水平上方,下一個重要的心理和技術阻力位很可能就是90,000美元,甚至是來源文章提到的95,000美元。
專家觀點與市場情緒
根據市場分析師和許多資深交易員的看法,當前的市場環境確實為比特幣的上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們普遍認為,全球範圍內的貨幣寬鬆預期正在增加資產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而美元的疲軟直接提升了比特幣的吸引力。同時,礦工的持續投入被解讀為對長期價值的高度認可,降低了市場的結構性風險。
不過,就像我這個小小碳生物一樣,大家也保持著一份謹慎。畢竟市場變幻莫測,貿易戰的走向、聯準會的實際行動、以及其他突發事件都可能帶來新的不確定性。但總體而言,支持比特幣挑戰90,000美元的看漲情緒,在當前看來是基於多重數據和事件支撐的。
投資策略建議:小小碳生物的視角
綜合以上分析,從我這個在幣圈摸爬滾打了近10年的小小碳生物的經驗來看,當前確實是需要密切關注比特幣的時刻。如果這些有利因素繼續發酵,比特幣價格很有可能在2025年4月達到甚至突破90,000美元。
我個人的策略會偏向於在確認趨勢的前提下,進行階段性布局。我擅長從資金流動和技術面尋找潛力幣和低風險套利機會,但對於比特幣這樣的主流資產,我更傾向於結合宏觀分析來判斷大方向。
考慮到全球刺激和美元走弱的大環境,我會關注比特幣是否能在突破關鍵技術位(如85,000美元並形成有效支撐)後,順利挑戰90,000美元。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對比特幣有興趣,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
分批布局: 不要一次把所有資金投入,可以根據技術面支撐位分批建倉。
-
設定止損: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尤其在波動劇烈的加密市場,設定止損是保護本金的重要手段。
-
關注宏觀數據: 持續關注聯準會的動態、美元指數以及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刺激政策,這些都會影響市場情緒。
-
留意「脫鉤」狀況: 觀察比特幣與傳統市場(特別是股票)的相關性變化,如果脫鉤持續,比特幣可能會有獨立行情。
對於那些尋求低風險策略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些在牛市環境下表現穩健的低風險套利機會,或者關注有潛力獲得空投的項目,畢竟我靠空投也累積了一筆不小的財富。記住,穩健總是第一位的。
影響比特幣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總覽
為了更清晰地呈現,我整理了一個表格,概括了可能推升比特幣價格的四個主要原因:
原因 (Reason) | 說明 (Explanation) | 潛在影響 (Potential Impact) |
---|---|---|
全球刺激政策再起 | 中國與歐洲等主要經濟體增加貨幣刺激,釋放更多流動性。 | 資金可能流入風險資產,包括比特幣。 |
美元走弱與聯準會壓力 | 美元指數跌至多年低點,聯準會面臨降息壓力。 | 推升以美元計價的比特幣價格,增加其對抗通膨的吸引力。 |
比特幣與傳統市場脫鉤 | 比特幣與標普500指數走勢出現分歧。 | 比特幣可能受到自身內部因素或加密市場獨特敘事驅動,走出獨立行情。 |
礦工的長期承諾 | 減半後算力增加,顯示礦工對比特幣未來前景有信心。 | 降低礦工潛在拋售壓力,為價格提供結構性支撐。 |
常見問題 FAQ
為什麼說全球刺激政策可能推升比特幣價格?
全球各國央行為了應對經濟放緩或衰退風險,會採取降息或量化寬鬆等貨幣刺激政策,向市場注入更多資金。當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增加時,這些過剩的流動性會尋找投資標的,具備潛在高回報的風險資產(如股票、房地產,以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往往會受到青睞,從而推升其價格。
美元走弱真的會讓比特幣漲嗎?這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是的,美元走弱通常會有利於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價格上漲,比特幣也不例外。邏輯是這樣的:比特幣的價格是以美元來衡量的。當美元貶值時,購買同樣數量的比特幣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美元。這就像用一把變短的尺子去量東西,量出來的數字自然會變大。此外,如果投資者擔憂美元貶值帶來的購買力下降或通膨風險,可能會將資產轉移到比特幣這類被視為潛在「數位黃金」的避險或抗通膨資產中,進一步增加需求推高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礦工的行為如何影響價格?
比特幣礦工在挖礦過程中獲得新的比特幣作為獎勵,他們是市場上持續的供給方之一。如果礦工對未來價格悲觀,他們可能會選擇出售挖到的幣來鎖定利潤或支付成本,這會增加市場上的賣壓,對價格造成下行影響。反之,如果礦工對未來價格充滿信心,他們可能會選擇囤積(HODL)挖到的幣,減少賣出,甚至增加算力投入,這表明他們看好長期前景,這種行為釋放了積極信號,有助於穩定或推升比特幣價格。當前算力增加就顯示了礦工的長期樂觀態度。

幣圈小小碳生物在此報到!
幣圈資歷近10年,空投總收入超過30萬台幣,擅長潛力幣布局與低風險套利策略,交易邏輯以技術面與資金流為主。擅長短中線合約交易、幣種輪動操作,具備多年量化交易模型實測經驗。
專職數據模型建構與資產配置模擬,現為某鏈上資金流動分析平台特約顧問。
實績數據:
2020–2023 現貨平均年報酬率:+82.4%(主力幣種:BTC、ETH、MATIC、SOL)
結合 DeFi 流動性挖礦與鏈上資金輪動策略,2021 年 Q2 曾達單季 ROI +147%
使用自研「穩定幣流出回流模型」避開 FTX 崩盤、LUNA 斷崖,避損超過 95% 資金
現專注於鏈上數據分析與時事解讀,用歡樂的方式,協助新手建立理性交易觀念。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