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會再次崩盤嗎?避險潮、鏈上數據與專家觀點深入剖析
近期比特幣價格在跌破 75,000 美元後雖然出現反彈,但卻在 85,000 美元關鍵阻力位前卻步,這讓不少投資者開始擔憂:難道比特幣又要再次崩盤了嗎?市場上的悲觀情緒開始蔓延,尤其是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下,資金似乎正流向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身為一個在幣圈打滾了快十年的小小碳生物,我看過大大小小的起伏,這次的狀況究竟是牛市中的健康回檔,還是潛在熊市的早期警訊?讓我們一起深入數據和專家觀點來一探究竟。
市場現況與「崩盤」擔憂從何而來?
過去一個月,比特幣價格經歷了一次顯著的回落,從高點跌至 75,000 美元以下,這無疑給市場帶來了壓力。雖然隨後價格回升了約 14.60%,但想要一鼓作氣突破 85,000 美元這個強勁的阻力區,似乎並不容易。這種上攻無力的表現,自然讓許多期待繼續上漲的「牛派」感到擔憂,擔心自己是不是被套在了山頂附近。
近期價格回顧與關鍵阻力
回顧四月的價格走勢,比特幣的確展現了波動性。短期的劇烈下跌讓市場情緒一度冰點,隨後的反彈展現了多頭韌性,但 85,000 美元就像一道牆,多次嘗試都未能有效突破並站穩,這顯示市場在這個位置的賣壓不輕,也是近期擔憂情緒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黃金飆漲與資金輪動:避險潮下的比特幣挑戰
當前全球宏觀環境錯綜複雜,川普政府加劇的貿易戰持續進行,帶來關稅驅動的通膨風險,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和經濟衰退的陰影,促使投資者傾向尋求更安全的資產。彭博社的資深商品策略師 Mike McGlone 就直言,風險資產正在顯現回歸長期均值的跡象,特別是其 200 週移動平均線,這條線在歷史上的主要價格回調中常扮演關鍵支撐。
McGlone觀點:宏觀環境與200週均線的警訊
截至 2025 年 4 月 20 日,比特幣的 200 週移動平均線大約在 46,300 美元左右,距離目前的 85,000 美元價格還有約 45% 的跌幅空間。與此同時,黃金價格在四月飆升至每盎司 3,115 美元的歷史新高,今年以來漲幅超過 19%。McGlone 認為,這種資金從加密貨幣等高貝塔資產流向黃金等硬資產的趨勢,是經典的「避險」行為。
ETF資金流向:機構的真實態度?
機構資金的流向似乎也印證了這種趨勢。根據 World Gold Council 的數據,2025 年以來黃金 ETF 持續獲得資金流入,累積金額超過 271 億美元。
相對地,Glassnode 的數據顯示,比特幣 ETF 卻經歷了 123.8 億美元的資金流出。這兩者的鮮明對比,或許反映了在不確定性增加時,機構投資者對黃金的偏好勝過比特幣。
資產類別 | 2025 年至今資金流向 | 數據來源 |
---|---|---|
黃金 ETF | +271 億美元流入 | World Gold Council |
比特幣 ETF | -123.8 億美元流出 | Glassnode |
Peter Brandt的黃金「見頂」論與潛在轉機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認為黃金的漲勢會持續下去。資深交易員 Peter Brandt 就提出黃金可能出現「爆發性見頂 (blow-off top)」的說法,警告這種快速上漲通常會以急劇逆轉告終,儘管精準判斷頂部風險很高。有些人相信,如果黃金的動能消退,比特幣可能會延續其牛市,尤其考慮到歷史上比特幣價格通常會比黃金的漲勢滯後幾個月。
鏈上數據怎麼說?STH與LTH的未實現損益剖析
除了宏觀因素和資金流向,鏈上數據也能提供市場深度的洞察。Glassnode 的數據揭示了短線持有者 (STH) 與長線持有者 (LTH) 之間日益擴大的分歧,這暗示了潛在的早期熊市狀況,但請注意,這並非確鑿的崩盤信號。
早期熊市的潛在訊號?
具體來說,那些在過去幾個月才買入比特幣的短線持有者 (STHs),相對於最近的回調正承受著顯著的未實現虧損。將這種虧損程度與回調百分比正規化後,其水平類似於過去熊市的早期階段,包括 2018 年末和 2022 年初。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持有比特幣超過 155 天的長線持有者 (LTHs) 絕大多數仍處於獲利狀態。然而,數據也揭示了一個不斷增長的風險:隨著那些在近期高點買入的 STH 逐漸轉變為 LTH,更多的未實現虧損可能會轉移到長線持有者的群體中。歷史上,虧損吸收模式的轉變大多發生在熊市來臨之前。因此,風險在於 LTH 的獲利能力能否抵禦市場長期的疲軟,或者是否會像過去的下跌趨勢中那樣發生「投降式拋售 (capitulation)」。至少目前,謹慎可能是有必要的,但這項數據還不足以證實一次徹底的崩盤。
專家們怎麼看?多空激辯下的未來預測
面對同樣的市場表現和數據,分析師們的看法卻是南轅北轍。一些人認為當前的下跌僅是廣泛牛市趨勢中的標準修正,而另一些人則看到了潛在的更大風險。
PlanB的牛市信念:模型與減半週期的力量
化名分析師 PlanB 就是堅定的「牛派」之一,他認為比特幣的結構性牛市依然存在。根據 PlanB 的 Stock-to-Flow (S2F) 模型和 200 週移動平均線模型,比特幣目前的價格走勢鏡像了歷史上重大漲勢前看到的盤整階段。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周期顯示,當 200 週簡單移動平均線(黑線)與 200 週幾何平均線(灰線)趨於收斂時,比特幣隨後往往會飆升。而這種收斂在四月再次發生。PlanB 還強調「紅點階段」——代表減半前 6 個月到減半後 18 個月的窗口——在歷史上是看漲的。比特幣目前正處於這個階段的第七個月,在過去的周期中,這個時期一直帶來爆炸性的價格走勢。PlanB 表示:「鏈上指標依然指向牛市」,暗示最近的回調更像是在為下一波突破 10 萬美元的漲勢做準備,而不是崩盤進入熊市的信號。
【幣圈小小碳生物】我的實戰觀察與投資策略建議
身為一個在幣圈打滾了快十年的小小碳生物,我看過比特幣從幾百塊漲到幾萬塊,也經歷過好幾次的腰斬再腰斬。這次市場上的多空分歧,其實在幣圈是常態。McGlone 老師從傳統金融的避險角度切入,Brandt 大師用技術線形看黃金,Glassnode 的數據則從鏈上活動提供視角,而 PlanB 老哥則堅持他基於模型的信仰。這些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分析。
不恐慌,但要警惕:我的資金配置思考
我的個人經驗是,沒有任何一個指標或一個專家的話能讓你百發百中。在這種多空不明朗的時候,我不會選擇重倉單邊,而是採取一種「不恐慌,但要警惕」的策略。我會檢視我的持倉,適度降低風險偏好,比如把一部分高風險的小幣換成比特幣或以太坊,甚至增加穩定幣的比例,這樣即使市場真的出現較大回調,我的損失也會相對可控。這就像我在做量化模型時,永遠會考慮到最壞的情況並設置止損。
技術面與鏈上數據的綜合判斷
從技術面來看,85,000 美元確實是個重要壓力位,能否有效突破是短期關鍵。如果跌破某些重要支撐(例如前面提到的 200 週均線或更近期的波段低點),風險肯定會加劇。而鏈上數據方面,我特別關注 STH 的行為,如果他們的虧損持續擴大且開始出現大規模拋售(即投降),那確實是個不好的信號。但同時我也看 LTH 的動態,如果他們依然堅定持有,那市場的底部支撐力道還是有的。總之,我會綜合技術分析和我專長的鏈上資金流動分析,而不是只聽信單一觀點。記住,投資永遠有風險,做足功課,做好自己的風險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常見問題 FAQ
比特幣價格真的會再次崩盤嗎?
哪些因素暗示比特幣價格可能下跌?
儘管存在崩盤擔憂,是否有看好比特幣未來走勢的觀點?

幣圈小小碳生物在此報到!
幣圈資歷近10年,空投總收入超過30萬台幣,擅長潛力幣布局與低風險套利策略,交易邏輯以技術面與資金流為主。擅長短中線合約交易、幣種輪動操作,具備多年量化交易模型實測經驗。
專職數據模型建構與資產配置模擬,現為某鏈上資金流動分析平台特約顧問。
實績數據:
2020–2023 現貨平均年報酬率:+82.4%(主力幣種:BTC、ETH、MATIC、SOL)
結合 DeFi 流動性挖礦與鏈上資金輪動策略,2021 年 Q2 曾達單季 ROI +147%
使用自研「穩定幣流出回流模型」避開 FTX 崩盤、LUNA 斷崖,避損超過 95% 資金
現專注於鏈上數據分析與時事解讀,用歡樂的方式,協助新手建立理性交易觀念。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