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日圓會衝上天價?深入解析日圓走勢、日本央行策略與投資機會
經歷了長時間的貶值,日圓在2024年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許多人都在問:這波趨勢會持續到2025年嗎?日圓是否會重返強勢?作為一個關注財經市場的普通人,我也對這個變化充滿好奇。這篇文章,我就結合手邊的最新資料,用比較白話的方式,跟你一起來探索日圓未來可能的走向,以及其中隱藏的投資機會與風險。
首先,為什麼日圓在過去十年多數時間都那麼「弱」?這要回溯到幾個關鍵時刻。像是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那場災難讓日本需要大量美元進口能源重建,同時出口受創,外匯收入減少,自然就對日圓造成了壓力。但更重要的轉捩點是2012年底開始的「安倍經濟學」。當時的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BOJ)為了刺激經濟、對抗通縮,推出了被稱為「異次元寬鬆」的大規模貨幣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量化與質化寬鬆」(QQE)。簡單說,就是央行大量印鈔、購買資產(包括日本公債),把市場利率壓得非常低,甚至一度實施負利率政策(把錢存在央行還要付費!)。這種超級寬鬆的政策意圖是壓低日圓匯率,讓日本的出口商品更有競爭力,同時推升國內物價,擺脫通縮泥淖。這招確實讓日圓大幅貶值,雖然刺激了出口,但對普通人的影響就是出國旅遊變貴了。
到了2021年後,當全球主要央行(特別是美國聯準會Fed)開始為了對抗通膨而積極升息時,日本央行依然維持超寬鬆政策。這就造成了日本和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之間巨大的「利差」(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利差就像磁鐵一樣,資金會流向利率高的國家,去賺取更高的利息。所以,大量的資金從日本流出,湧向美國等高利率市場,這讓日圓面臨巨大的賣壓,貶值速度進一步加快。這也是為什麼日圓對美元的匯率會一路從1美元兌110日圓附近,貶到150、甚至更高的水準。
日本央行政策的大轉彎:告別負利率與升息的影響
然而,進入2024年,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最重要的催化劑就是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重大轉向。
17年來首次升息:歷史性的時刻
2024年3月,日本央行做出了一個歷史性的決定:結束長達八年的負利率政策,並將基準利率從負0.1%上調至0到0.1%的區間。這是日本央行17年來的首次升息!雖然升息幅度很小,但這象徵意義非常重大,代表日本央行終於開始覺得,他們的對抗通縮目標可能達成了,或者至少是朝著正確方向前進了。
年中「超預期」升息與市場震撼彈
更戲劇性的是在2024年7月。市場普遍預期日本央行會按兵不動,但央行卻「超預期」地將政策利率再上調了15個基點,達到0.25%。這個突如其來的升息決定,在金融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為什麼會震撼?這要說到前面提到的「日圓套利交易」。由於日本長期維持超低利率,很多國際投資人或機構會借入便宜的日圓,然後去投資美國、歐洲或其他新興市場收益率比較高的資產。這就是所謂的「日圓套利交易」。當日本央行升息,雖然利率還是很低,但提高了借日圓的成本,同時也讓市場開始預期日本未來還會繼續升息。一旦這種預期形成,那些借日圓去投資的交易者就會擔心未來借款成本越來越高,或者日圓升值導致換回日圓時會虧損,所以他們會趕緊把投資的資產賣掉,然後把錢換回日圓來還款。這就是「套利交易平倉」。
7月日本央行超預期升息,引發了市場對大規模套利交易平倉的擔憂。結果是,那些原本賣出日圓買入其他資產的部位需要回補日圓,短時間內對日圓產生了強勁的買盤,推升了日圓匯率。同時,由於許多套利交易者投資了全球各地的資產,他們的平倉行為也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震盪,例如日本股市的日經225指數就因此出現了不小的跌幅。這件事再次證明了日本央行的政策對全球市場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雖然在9月的會議上,日本央行選擇了維持利率不變,這讓一部分期待連續升息的市場人士感到失望,日圓也隨之出現短暫回落。但總體來看,2024年日本央行的兩次升息(特別是3月結束負利率)已經明確釋放出訊號:超寬鬆時代正在結束。
影響2025年日圓走勢的關鍵因素預測
展望2025年,日圓的走勢不會只由日本央行單方面決定,它受到多重因素的交互影響。
日本央行何時、何地再升息?植田和男的態度是關鍵
毫無疑問,日本央行後續的貨幣政策走向是影響日圓走勢最核心的因素。雖然已經升息兩次,但0.25%的利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仍然是極低的。市場普遍預期日本央行會循序漸進地繼續升息,但升息的時機和速度存在不確定性。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的公開發言和政策會議後的記者會都至關重要,投資人會從他的措辭中尋找任何關於未來政策意圖的線索。如果央行傳達出更為鷹派(傾向緊縮)的信號,例如對通膨持續上升表達更強烈的信心,或者暗示下次升息可能比預期更早,那麼日圓就會獲得支撐。反之,如果措辭偏鴿派(傾向寬鬆),或者對經濟前景表達擔憂,則可能限制日圓的升值空間。
美國聯準會何時降息?美日利差的收斂
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因素是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目前市場普遍預期,隨著美國通膨逐漸降溫,聯準會可能會在2025年開始進入降息週期。
如果美國聯準會開始降息,而日本央行在持續升息,那麼美日之間的利差就會逐漸縮小。前面說了,利差是資金流動的重要驅動力。當美日利差縮小,投資人將資金從日本移往美國賺取高利的吸引力就會下降,甚至可能逆轉。這會減少資金從日本流出,甚至吸引部分資金回流日本,從而支撐甚至推升日圓對美元的匯率。因此,緊密關注美國的通膨數據、就業報告以及聯準會官員的發言,對於判斷日圓走勢至關重要。
日本國內經濟數據:通膨是核心指標
日本央行決定是否繼續升息,最主要的依據就是日本國內的經濟狀況,特別是通膨數據。日本央行的目標是穩定在2%的通膨水準。最近幾個月的數據顯示,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尤其是扣除波動較大的生鮮食品後的「核心CPI」,持續超出市場預期。例如,最新的5月份核心CPI年增率就高於預期。這讓市場更加相信,日本的通膨並非短期現象,而是具有一定的持續性,這為日本央行繼續升息提供了理由和空間。如果未來日本通膨數據繼續強勁,將強化市場對日本央行緊縮政策的預期,對日圓構成利好。反之,如果通膨意外放緩,則可能導致央行政策轉向的步伐變慢。
除了通膨,經濟增長數據(GDP、PMI等)也會影響央行的決策。一個健康增長的經濟能更好地承受升息帶來的緊縮壓力。
全球風險偏好變化:日圓的避險屬性
在不確定性較高或全球市場出現恐慌情緒時(例如金融危機、地緣政治衝突如以巴衝突),日圓往往被視為一種「避險貨幣」。這有幾個原因:一是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債權國之一,海外資產龐大,在風險時刻部分資金會回流;二是前面提到的套利交易,在市場風險升高時,套利者傾向於平倉以規避風險,這會導致借出的日圓被買回,從而推升日圓匯率。所以,如果2025年全球經濟面臨較大下行風險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日圓的避險屬性可能會顯現,支撐其匯率。
市場專家怎麼看?觀點不盡相同
對於2025年日圓的走勢,目前市場上的專家觀點其實是存在分歧的。這也說明了預測匯率的難度。
有些機構比較樂觀,認為在日本央行政策轉向和美聯準會預期降息的雙重利好下,日圓將迎來較為強勁的升值,甚至預測日圓對美元可能回到1美元兌140日圓、135日圓甚至更低的水準。他們強調的是美日利差的收窄效應以及日本通膨持續上升對央行的倒逼。
例如,有報導引述摩根大通分析師的看法,認為日圓長期看漲;麥格理集團的經濟學家也持類似觀點。
但也有相對謹慎的聲音,認為日圓的升值過程會比較緩慢和曲折。他們指出,雖然日本央行開始升息,但速度可能不會太快,以免對脆弱的日本經濟造成太大衝擊。同時,美國經濟的韌性以及聯準會降息的速度和幅度也存在不確定性。此外,日本國內的經濟結構問題(如人口老齡化)以及財政狀況依然是長期挑戰。這些因素可能會限制日圓的上升空間和速度。
例如,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分析師就指出,雖然趨勢是升值,但過程中會有波動。瑞銀和匯豐等機構可能也會從不同角度分析潛在的阻礙因素。
總體而言,目前看來,市場主流的看法是日圓在經歷了長期的貶值後,其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2025年更傾向於一個溫和或逐步走強的趨勢,而非戲劇性的暴漲。但具體的升值幅度,則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投資日圓的考量 | 潛在優點 (Pros) | 潛在風險/挑戰 (Cons) |
---|---|---|
潛在的升值空間 | 日本央行結束寬鬆並可能繼續升息,美聯準會可能降息,美日利差收窄有利日圓相對美元升值。 | 升息速度可能緩慢,美聯準會降息時機或幅度不如預期,導致利差收窄不如預期。 |
避險屬性 | 全球市場動盪或風險事件發生時,日圓可能因資金回流和避險需求而獲得支撐或升值。 | 避險需求是短期效應,無法作為長期投資的主要依據。全球風險事件本身難以預測。 |
多元化資產配置 | 將部分資產配置於日圓,有助於分散單一貨幣或地區的風險。 | 若日圓並未如預期升值甚至繼續波動,可能影響整體資產表現。 |
日本經濟復甦預期 | 若日本經濟持續走出低迷,通膨溫和上升,將為日圓提供基本面支撐。 | 日本經濟面臨結構性挑戰(如人口結構),復甦可能緩慢且面臨阻礙。 |
投資成本 | 相較於其他資產,直接兌換日圓可能交易成本較低(依換匯平台而異)。 | 日圓存款利率仍低,持有日圓本身幾乎沒有利息收益,等待升值是唯一獲利來源。 |
對想投資日圓的朋友,我的幾點建議
根據上面的分析,如果你正在考慮日圓,或者已經持有日圓,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1. 保持彈性和耐心: 匯率走勢很少是一條直線。雖然長期看好日圓升值的人居多,但短期內的波動會很大。可能會因為日本央行措辭、美國數據、突發事件而上下波動。做好迎接波動的準備,保持耐心。
2. 關注核心指標: 不要只看匯率數字。你需要理解背後的原因。重點關注:
*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及其他官員的發言。
* 日本的通膨數據(特別是核心CPI)。
* 美國的通膨、就業和聯準會官員發言。
* 美日兩國的公債殖利率走勢(直接反映利差)。
3. 理解風險: 日圓升值並非板上釘釘。如果全球經濟 unexpectedly 強勁導致美聯準會延後降息,或者日本經濟數據 unexpectedly 疲軟導致日本央行升息速度緩慢,甚至因為某些原因暫停升息,日圓都可能面臨壓力。同時,匯率波動本身就是風險。
4. 多元化配置: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日圓可以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但其佔比應該根據你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整體投資目標來決定。
5. 考慮成本: 如果是為了未來旅遊或留學而換匯,可以考慮分批換匯,利用「平均成本法」來平攤匯率波動的風險。如果是投資目的,除了直接換匯持有,也可以研究相關的金融工具,但這需要更專業的知識。
6. 尋求專業意見: 如果你不確定如何操作,諮詢專業的金融顧問是一個穩妥的選擇。他們可以根據你的具體情況提供更個人化的建議。
結論
總結來說,2024年日本央行政策的重大轉向,為日圓走勢帶來了新的篇章。結束負利率並啟動升息,加上市場對美聯準會未來降息的預期,構成了支持日圓在2025年可能逐步走強的核心邏輯。日本國內持續高於預期的通膨也為央行的緊縮步伐提供了動力。雖然升值的道路可能不會一帆風順,會伴隨波動和不確定性,但與過去十年單邊大幅貶值的趨勢相比,日圓的「價值修復」似乎已經開始。對於關注日圓或有日圓需求的朋友來說,理解這些宏觀背景和潛在影響因素,將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為什麼日圓在過去十幾年會貶值這麼多?
2024年日圓的走勢為什麼開始改變?
日本央行未來的貨幣政策會如何影響日圓?
美國聯準會的政策與日圓有什麼關係?
除了央行政策,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日圓走勢?
幣圈小小碳生物在此報到!
幣圈資歷近10年,空投總收入超過30萬台幣,擅長潛力幣布局與低風險套利策略,交易邏輯以技術面與資金流為主。擅長短中線合約交易、幣種輪動操作,具備多年量化交易模型實測經驗。
專職數據模型建構與資產配置模擬,現為某鏈上資金流動分析平台特約顧問。
實績數據:
2020–2023 現貨平均年報酬率:+82.4%(主力幣種:BTC、ETH、MATIC、SOL)
結合 DeFi 流動性挖礦與鏈上資金輪動策略,2021 年 Q2 曾達單季 ROI +147%
使用自研「穩定幣流出回流模型」避開 FTX 崩盤、LUNA 斷崖,避損超過 95% 資金
現專注於鏈上數據分析與時事解讀,用歡樂的方式,協助新手建立理性交易觀念。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