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跌:聯準會降息預期如何影響市場走勢?

全球央行政策風向球:聯準會降息預期如何牽動美元走勢?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可說是熱鬧滾滾,許多人都在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美元跌得這麼慘?」其實,這背後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場對聯邦儲備理事會(簡稱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System)即將降息的強烈預期。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為什麼聯準會可能降息?美元為什麼會因此走弱?以及其他主要央行,像是英格蘭銀行、歐洲央行和日本銀行,又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搞懂這些看似複雜的財經議題。

一位中央銀行家在講台上召開記者會,傳達經濟決策。

聯準會降息箭在弦上:美元緣何一蹶不振?

如果你最近有注意國際匯率,可能會發現美元指數(衡量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匯率的指標)表現疲軟,甚至創下多年來的新低。舉例來說,美元兌歐元下跌了0.8%,達到每歐元1.1853美元,這是自2021年9月以來的新低。美元指數也下跌0.6%至96.787,創下2025年7月3日以來的新低,甚至可能創下2022年2月以來最低的收盤水準。美元兌英鎊也下跌,讓英鎊升至逾兩個月高點1.36530美元;美元兌日圓同樣下跌0.5%至146.76日圓。

一隻手拿著智慧型手機,顯示金融應用程式中的貨幣匯率與圖表。

為什麼美元會這麼弱呢?關鍵在於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在本週的政策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也就是0.25%)。「降息」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降低借錢的成本。當一個國家的利率下降,持有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就會降低,因為存款利息變少,資金可能會轉向其他利率較高的國家,導致該國貨幣貶值。

降息對經濟的影響廣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刺激借貸與投資:企業和個人借款成本降低,有利於增加投資和消費。
  • 提振出口:本國貨幣貶值會使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 影響資產價格:通常會推高股票和債券等風險資產的價格,但也可能導致通膨壓力。

推動這個降息預期的主要動力,是美國勞動市場數據的迅速疲軟。當就業市場不景氣,人們收入減少,消費能力就會下降,進而影響整體經濟成長。聯準會的決策者預計將會淡化對通膨風險的擔憂,並更傾向於支持就業市場,這也為接下來可能的一系列降息鋪平了道路。你或許還記得,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也曾多次呼籲聯準會採取更積極的貨幣寬鬆政策,這也進一步強化了市場的降息預期。

近期美元兌主要貨幣的匯率變化如下表所示:

貨幣對 變化幅度 最新匯率 備註
美元兌歐元 下跌0.8% 1.1853美元/歐元 2021年9月以來新低
美元指數 下跌0.6% 96.787 2025年7月3日以來新低
美元兌英鎊 下跌 1.36530美元/英鎊 英鎊升至逾兩個月高點
美元兌日圓 下跌0.5% 146.76日圓/美元 日圓相對走強

美國經濟數據的雙重訊號:聯準會的政策兩難

雖然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很高,但美國的經濟數據卻不完全是負面的,這也讓聯準會面臨著一些政策兩難。例如,八月份的美國零售銷售數據表現優於預期,這代表美國民眾的消費力道還是不錯的。但是,投資者仍然擔心兩個問題:

  • 勞動市場疲軟: 儘管零售銷售數據亮眼,但整體就業市場的動能減弱,可能預示著未來消費力道的隱憂。
  • 關稅影響: 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導致的關稅,可能推高商品價格,這不僅會增加企業成本,也可能轉嫁給消費者,進而影響美國經濟成長

一個名為「主要經濟指標」的條形圖,顯示通膨率、就業成長和GDP成長的趨勢。

面對這些相互矛盾的訊號,聯準會的決策者必須仔細權衡。一方面,他們需要透過降息來刺激經濟、支持就業;另一方面,他們也要留意潛在的通膨壓力,避免降息過頭導致物價飆漲。這種在刺激經濟和穩定物價之間的平衡,正是聯準會當前最大的挑戰。

以下表格呈現了美國經濟數據的雙重訊號:

經濟指標 近期表現 政策影響考量
零售銷售數據 優於預期 顯示消費力道仍強勁,可能降低降息急迫性
勞動市場數據 迅速疲軟 支持降息以刺激就業,緩解經濟下行風險
通膨風險 決策者淡化擔憂 為降息創造空間,但需警惕潛在物價上漲
關稅影響 推高商品價格 可能抑制經濟成長並引發通膨,增加政策複雜性

英歐央行的審慎立場與區域經濟表現

除了聯準會,其他主要央行的政策動向也牽動著全球市場。那麼,英國和歐洲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英格蘭銀行:按兵不動,觀察數據

英格蘭銀行預計在本週維持利率不變,因為他們已經在八月份降息過一次了。儘管英國的勞動市場數據也顯示動力有所減弱,特別是私人部門的基本工資成長放緩,這可能讓英格蘭銀行對通膨壓力的擔憂有所緩解。不過,他們可能傾向於先觀察經濟數據的後續發展,再決定下一步的貨幣政策。因此,英鎊兌美元雖然有所上漲,但這更多是受到美元走弱的影響。

關於英格蘭銀行近期政策與展望,主要有以下幾點:

  • 利率維持不變:本週會議預計將維持利率,以評估八月降息的效果。
  • 觀察勞動市場:儘管整體勞動市場數據減弱,但仍需謹慎評估其對通膨的長期影響。
  • 通膨擔憂緩解:私人部門基本工資成長放緩,為通膨壓力帶來正面訊號。

歐洲央行:經濟初現韌性

在歐元區,情況看起來稍微樂觀一些。七月份的歐元區工業生產略有上升,這顯示儘管面臨貿易緊張,該地區的工業部門仍保持穩定。更令人振奮的是,德國九月份的投資者信心指數意外上升,這通常被視為經濟前景的一個積極訊號。這些數據可能為歐洲央行提供支持,讓他們在短期內維持目前的政策立場。這種相對穩定的經濟表現,也為歐元在美元走弱之際提供了支撐。

歐元區近期關鍵經濟指標顯示出韌性:

  • 工業生產上升:七月份歐元區工業生產微幅增長,顯示工業部門穩定。
  • 德國投資者信心:九月份信心指數意外上升,預示經濟前景樂觀。
  • 通膨壓力:相對溫和,歐洲央行短期內可能維持現有政策。

為了讓你更清楚地了解主要央行的策略差異,我們可以用一個表格來比較:

央行名稱 近期政策預期 主要考量因素 對貨幣走勢影響
聯邦儲備理事會 (聯準會) 本週降息25基點 美國勞動市場疲軟、經濟成長擔憂 美元普遍走弱
英格蘭銀行 本週維持利率不變 英國勞動市場動能減弱、八月已降息 英鎊受美元走弱影響而上漲
歐洲央行 短期維持政策不變 歐元區工業生產穩定、德國投資者信心回升 歐元受美元走弱影響而上漲,經濟韌性提供支撐
日本銀行 (日銀) 本週維持利率0.5%不變 全球寬鬆趨勢、國內政局 日圓面臨全球寬鬆壓力,走勢受關注

日本銀行的觀望態度與日圓市場展望

再來看看亞洲的焦點——日本銀行(簡稱日銀,Bank of Japan)。市場普遍預期日銀將於本週五的政策會議上維持利率在0.5%不變。在全球主要央行普遍傾向於寬鬆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日銀的這種觀望態度顯得有些獨特。這也使得日圓的未來走勢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日銀不跟著降息呢?這可能與日本國內的經濟狀況和通膨目標有關。如果日銀維持現有政策,而其他主要國家都降息,那麼日圓可能面臨更大的貶值壓力,因為投資者會傾向於將資金投入利率較高的市場。此外,日本國內的政壇動態,也可能對市場情緒產生一定影響。

全球央行寬鬆浪潮下的資產配置與風險考量

綜合來看,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尤其是聯準會的降息預期,正成為影響國際金融市場的關鍵因素。美元的顯著走弱不僅反映了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共識,也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全球資產配置。

當美元走軟時,國際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從美國轉移到其他國家,尋求更高的投資回報,這將影響全球資本流動與資產價格。例如,部分資金可能流入新興市場,或是追逐黃金、加密貨幣等避險資產。我們也可以看到,最近加密貨幣市場也有些波動,例如比特幣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價格為115,145美元,下跌0.2%,雖然這與美元的關係較為複雜,但整體市場情緒的變動都會影響各類資產。

一群投資者在現代交易室中,觀察多個螢幕顯示的股市數據與全球指數。

未來幾個月,隨著各國央行陸續做出決策,並釋出關於經濟前景的指引,全球經濟版圖與貨幣市場的波動性預計將持續存在。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些動態,以便更好地應對潛在的機會與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教育與知識性說明,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謹慎評估。

常見問題(FAQ)

Q:聯準會降息對一般民眾有什麼影響?

A:聯準會降息會降低借貸成本,可能使房貸、車貸利率下降,有助於刺激消費與投資;但同時也可能影響存款利息收入。

Q:美元走弱對國際貿易有何影響?

A:美元走弱會使美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價格競爭力,有利於美國出口商;但同時也可能使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增加通膨壓力。

Q:為什麼各國央行對於貨幣政策的立場不同?

A:各國央行會根據本國的經濟狀況、通膨目標、就業市場表現等因素來制定貨幣政策。例如,如果國內通膨壓力較高,央行可能會選擇維持或升息;如果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則可能考慮降息刺激經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