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vs貿易戰:危機中翻身或暴跌的終極賭注!

·

全球貿易戰烽火再起?比特幣逆勢突圍的機會來了!ft. 幣圈小小碳生物

各位幣圈的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小小碳生物,一個在幣圈打滾快十年的老韭菜。說老韭菜好像有點自嘲,但想想也挺實在的,畢竟看著比特幣從幾百美元漲到現在,也經歷過好幾輪牛熊,空投擼了超過30萬台幣(雖然跟大佬們比是小巫見大巫啦),也算是見證了幣圈的風風雨雨。

最近全球經濟局勢真的是霧裡看花,美中貿易戰又開始 напряжение 了,看得我這小小碳生物也是心驚膽戰。不過,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在這看似烏雲罩頂的時刻,比特幣這顆加密界的「黃金」,有沒有可能再次展現它的韌性,甚至逆勢起飛?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 Cointelegraph 最新的一篇市場分析,裡面提到即使全球貿易戰持續升溫,比特幣價格仍然可能上漲。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匪夷所思?貿易戰不是應該利空嗎?傳統金融市場都嚇趴了,比特幣憑什麼獨善其身?別急,且聽我這小小碳生物慢慢道來,保證讓你看懂這背後的邏輯,順便偷學幾招幣圈生存術!

貿易戰陰影籠罩,傳統市場瑟瑟發抖

先來還原一下新聞事件。話說美國又開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了,這次狠招直接祭出 104% 的關稅,簡直是想把中國商品直接擋在國門之外。這消息一出,傳統金融市場立刻變臉,美股 S&P 500 指數應聲下跌,直接抹去了之前的漲幅。川普的貿易顧問 Navarro 還火上加油,說這關稅「不是談判」,擺明了就是要硬幹到底。

看到這情景,我身邊炒股的朋友們哀鴻遍野,紛紛表示看不懂現在的局勢,只能先抱著現金觀望。畢竟貿易戰這種事,誰都說不準會怎麼發展,萬一真的演變成全面性的經濟衝突,那股市肯定要遭殃。想想也是,經濟學家都警告說,關稅可能會引發通貨膨脹,甚至提高經濟衰退的風險。

這讓我不禁想起自己幾年前經歷過的一次股災,那時候也是各種利空消息滿天飛,股市跌得慘不忍睹。當時我還是個股市小白,嚇得趕緊把股票都清倉了,結果錯過了後面的反彈行情,真是欲哭無淚。從那次之後,我就開始學習分散風險,把一部分資金配置到比特幣這種另類資產上,至少不會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美債危機暗藏玄機,比特幣的避險價值浮現

雖然短期來看,貿易戰確實對市場情緒造成負面影響,但幣圈的老手都知道,有時候危機也是轉機。Cointelegraph 的分析就指出,美國自身 spiraling 的債務問題,反而可能為比特幣帶來上漲的機會。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簡單來說,美國政府債台高築已經不是新聞了,但現在情況似乎更加嚴峻。美國 10 年期國債殖利率最近飆升到 4.28%,這意味著投資人要求更高的回報率才願意持有美國國債。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家開始擔心美國政府的還債能力了!

你想想,美國政府未來一年內有高達 9 兆美元的聯邦政府債務到期,需要借新還舊。但借錢是要付利息的,利率越高,政府的還債壓力就越大。更糟糕的是,美元指數 (DXY) 最近還走弱了,這顯示市場對美元的信心也在下降。(這邊補充一下,美元指數下跌通常代表美元相對其他主要貨幣貶值,這可能是因為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前景不佳,或是聯準會可能降息等等。)

美元貶值,美國國債又讓人擔心,這時候資金會往哪裡跑?一部分資金可能會流向黃金這種傳統避險資產,而另一部分,很可能就會流入比特幣。畢竟比特幣的總量有限,具有抗通膨的特性,而且在全球範圍內流通,不會受到單一國家政策的限制。就像 BlackRock CEO Larry Fink 在給投資人的信中提到的,這種情況對比特幣來說可能是利好的。

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在通膨預期升溫的時候,我會適度增加比特幣的配置,因為比特幣的稀缺性,讓它在貨幣寬鬆的環境下,有機會成為資金追逐的對象。當然,這不是說比特幣可以完全取代黃金,但至少在數位時代,比特幣提供了一個新的避險選擇。

重點觀念:

  • 美國債務問題加劇,美元走弱,降低投資人對美元資產的信心。
  • 比特幣作為稀缺資產,具有抗通膨和避險的潛力。
  • 資金可能從傳統美元資產流向比特幣等另類資產。

聯準會進退兩難,降息預期或成助燃劑

除了債務問題,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也是影響比特幣價格的重要因素。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Michael Gapen 認為,聯準會目前應該按兵不動,維持利率不變。他們的最新預測甚至認為,聯準會可能會維持 4.25%-4.50% 的利率區間到 2026 年 3 月!除非美國經濟真的陷入衰退,否則聯準會不太可能輕易降息。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如果貿易戰真的升級,加上美國債務問題持續發酵,美國經濟很有可能真的會走向衰退。一旦經濟衰退,聯準會為了刺激經濟,就不得不採取降息措施。而降息,通常被視為是比特幣的利好消息。

為什麼降息會利好比特幣?因為降息意味著資金成本降低,市場上的資金會更加寬鬆。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可能會尋求更高收益的資產,而比特幣作為高風險高報酬的資產,自然會受到資金的青睞。(當然,高風險高報酬也意味著波動性較大,投資人要謹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回想 2020 年疫情爆發初期,聯準會為了救市,祭出了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政策,大量印鈔。結果呢?比特幣迎來了一波史詩級的牛市。雖然這次的情況跟疫情時期不太一樣,但降息的邏輯是相似的,都是透過貨幣政策來影響市場資金流動。

重點觀念:

  • 聯準會可能維持高利率以對抗通膨,但經濟衰退風險限制了其政策空間。
  • 一旦經濟衰退,聯準會可能被迫降息以刺激經濟。
  • 降息通常被視為比特幣的利好因素,可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短期震盪難免,長期趨勢向上?

當然,短期來看,比特幣的價格還是會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就像新聞中提到的,比特幣與股市在短期內呈現正相關性。也就是說,如果股市下跌,比特幣也很可能跟著下跌。這主要是因為在市場恐慌的時候,投資人會傾向於拋售所有風險資產,包括股票和比特幣。

我在做短線合約交易的時候,也會密切關注美股的走勢,因為美股往往是市場情緒的領先指標。如果美股出現大幅波動,比特幣也很難獨善其身。但這種短期相關性,並不代表比特幣的長期趨勢。就像天氣一樣,偶爾會有陰雨天,但長期來看,太陽總會出來的。

對於比特幣來說,長期的趨勢還是取決於它的基本面,包括供需關係、技術發展、以及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從供需來看,比特幣的產量持續減半,供應量越來越稀缺。從技術來看,比特幣的網路不斷升級,Layer 2 解決方案也在蓬勃發展。從宏觀經濟來看,全球通膨壓力依然存在,地緣政治風險也持續升溫,這些因素都有利於比特幣的避險價值凸顯。

所以,即使短期內市場可能因為貿易戰等因素而震盪,但我對比特幣的長期前景依然保持樂觀。當然,投資有風險,入場需謹慎。我建議大家在投資比特幣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了解比特幣的風險和潛力,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資產。

小小碳生物的交易心法分享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個人的交易心法,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1. 不要 all in:幣圈波動性很大,永遠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比特幣或者其他加密貨幣上。分散風險永遠是第一要務。
  2. 長期持有,逢低買入:如果你看好比特幣的長期價值,那就不要被短期的價格波動嚇到。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分批買入,長期持有,等待價值回歸。
  3. 技術分析 + 資金流分析:技術分析可以幫助你判斷市場的短期趨勢,資金流分析可以幫助你了解市場的資金動向。兩者結合,可以提高你的交易勝率。(如果你對技術分析和資金流分析感興趣,可以留言告訴我,下次我可以專門寫一篇文章來分享我的經驗。)
  4. 控制情緒,不要追漲殺跌:幣圈最忌諱的就是情緒化交易。市場上漲的時候不要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市場下跌的時候不要 FUD (Fear, Uncertainty, Doubt)。保持冷靜理性,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5. 持續學習,擁抱變化:幣圈是一個快速變化的領域,新的技術、新的概念層出不窮。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市場淘汰。

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記住,幣圈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但只要保持學習的心態,掌握正確的投資策略,相信大家都能在幣圈找到屬於自己的財富密碼!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加密貨幣投資風險極高,請務必謹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常見問題 (FAQ)

貿易戰升級對比特幣是利好還是利空?

短期來看,貿易戰可能引發市場恐慌,導致比特幣價格下跌。但長期來看,貿易戰可能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推升通膨預期,反而凸顯比特幣的避險價值,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美國債務危機對比特幣價格有什麼影響?

美國債務危機可能導致美元貶值,降低投資人對美元資產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幣作為一種非美元資產和稀缺資產,可能受到投資人的青睞,從而推升價格。

聯準會降息會對比特幣價格產生什麼影響?

聯準會降息通常被視為比特幣的利好消息。降息意味著資金成本降低,市場上的資金會更加寬鬆,投資人可能會尋求更高收益的資產,比特幣作為高風險高報酬的資產,可能因此受益。

比特幣適合現在投資嗎?

比特幣投資風險較高,是否適合投資取決於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建議在投資前充分了解比特幣的風險和潛力,並做好風險管理。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比特幣vs貿易戰:危機中翻身或暴跌的終極賭注!